小儿难夫子辨

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

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

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

会逢田舍翁,荷杖雪垂领。

为问定何如,愚蒙庶几警。

云昔东家丘,历聘入吾境。

偶此值小儿,难诘豪且颖。

丘也不能对,驱车返天井。

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始予骇其言,嗔赤发面颈。

夫子圣者欤,日月揭馀炳。

岂闻采樵斧,巧掩运斤郢。

翁徒老于年,此事能不省。

翁闻遽愀然,色厉声亦猛。

辙迹今尚存,事况传已永。

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

信知端木赐,下释东野犷。

正如与蟪蛄,而语春秋景。

小姑嫁彭郎,举世莫能整。

嗟哉吾道穷,生死何不幸。

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

亦尝撩虎须,白刃脱俄顷。

死为万世师,庙貌多土梗。

自非二仲月,门寮终岁静。

山魈与社鬼,香火未尝冷。

此事固不平,此心尝耿耿。

吾生赋拙直,浪许近骨鲠。

与物例多忤,所动坐愆眚。

愤世无奈何,空令气生瘿。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太行岭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与一田舍翁的对话,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感慨。

诗中以“我行自并门,道出太行岭”开篇,点明了地点和行进路线。接着,“路傍古石人,髣髴类形影”,描绘了路边的石像,仿佛是人的形象,引出后文关于历史人物的讨论。诗人通过“过客互传疑,是非竟谁请”表达了对于历史评价的疑惑,引出与田舍翁的对话。

与田舍翁的对话中,诗人询问“定何如”,田舍翁的回答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愚蒙庶几警”。这表明田舍翁认为历史人物虽平凡,但能给人以警示。诗人进一步询问“昔东家丘”的事迹,田舍翁的回答则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怀念:“邦人思其贤,想像刻顽矿”。

诗中还提到了“书生多大言,诡辩勿复骋”,表达了对浮夸言论的批评,以及对历史人物真实性的追求。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生而非其时,伐树迹屡屏”,表达了对生不逢时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被遗忘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社会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历史观和社会洞察力,同时也体现了其对道德品质的坚守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收录诗词(287)

王寂(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张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晓图

长淮宛转淮山麓,浩荡淮光酿山绿。

侧峰横岭巧连延,直自钟山彻浮玉。

晓来烟霭与风尘,面目参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观清净身。

阳乌飞出扶桑路,却拂群阴披宿雾。

朝晖千丈卧长虹,曙色半岩横匹素。

须臾溪壑渐分明,怪底悬崖化赤城。

风传粥板僧定出,露湿野巢鹤梦惊。

玄晖旧笔绝俗韵,元素豪夺紫泥印。

秖今元素入穷泉,惜哉一代风流尽。

形式: 古风

题雪桥清晓图

山翁卧听溪风急,夜半筛珠落窗隙。

千岩浩荡失故态,万径荒寒灭人迹。

拿舟欲访戴安道,截岸层冰正堆积。

翩然清兴不可遏,侧望招提无咫尺。

摄衣便挈蛮童去,秃袖抱琴龟手漆。

长桥蜡屐拄枯藤,卓破横江玉龙脊。

粥鱼晨磬声未了,扣门唤起弥天释。

开轩对榻谁宾主,呵手续弦坐摇膝。

从来支许事幽寻,放意茶颠恣诗癖。

虎溪相送尚迟留,更待林梢挂苍璧。

形式: 古风

题高敬之所藏云溪独钓图

疏帘留客昼偏长,茗碗告罢新炉香。

主人不恤寒具手,为出牙签古锦囊。

鹅溪半幅开平远,天际归舟烟树晚。

钓翁蓑笠钓沧浪,一波不动风丝软。

吾家旧隐柳溪閒,误落红尘不放閒。

披图便觉清兴发,恍若坐我黄芦湾。

黄陵翩翩贵公子,爱画乞诗差可喜。

幸今老父眼尚明,莫惜千金访茧纸。

形式: 古风

题张运使梦景图

点鞭长算收馀暇,忙里偷閒真倒蔗。

北窗鼻息落庭花,一榻清风不论价。

平生雅志一丘壑,小梦江山犹命驾。

云低平野暗溪树,雨淋层峰补天罅。

老农市酒唤归渡,渔伯舣舟枫树下。

开囊检得春草句,挥洒短轴争脍炙。

夜凉吹笛当抗衡,槐火石泉足更霸。

披图撩我倦游兴,念念莼鲈乞长假。

与君田里马牛风,蜡屐篮舆趁莲社。

画工岂识梦中诗,他日须烦息轩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