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

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

山开灞水北,雨过杜陵西。

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

桥回忽不见,征马尚闻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乡村旅舍面对着官道,高大的城墙紧挨着皇家庭院的河堤。
群山在灞水以北展开,雨水过后,杜陵西边更加清新明丽。
秋天的梦境常常带我回到故乡,但醉后却懒得提笔写家书。
走过曲折的桥后旅舍突然消失在视线中,但仍能听到远处马匹的嘶鸣。

注释

野店:乡村旅舍。
临:面对。
官路:官道,古代指连接城镇的主要道路。
重城:高大的城墙,这里可能特指京城的城墙。
压:紧挨,靠近。
御堤:皇宫或皇家园林周边的河堤。
山开:山峦展开,形容视野开阔。
灞水:古水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此处代指北方的山水。
北:以北,表示方位。
雨过:雨后。
杜陵:地名,在今西安东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此指诗人的故乡或泛指南方的景致。
西:以西。
归梦:思乡之梦。
秋能作:能在秋天做(这样的梦),指秋天易生思乡之情。
乡书:家书,给家人的信。
醉懒题:酒醉后懒得提笔书写。
桥回:桥的弯曲处,走过桥的转弯处。
忽不见:突然看不见了,指旅舍从视线中消失。
征马:远行的马,这里指诗人骑的马或同行的马队。
尚闻嘶:还能听到马的嘶鸣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别的场景,充满了对友情和故土的留恋之情。开篇“野店临官路,重城压御堤”两句,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边塞孤寂的氛围,既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反映了朋友即将踏上旅途的心境。

“山开灞水北,雨过杜陵西”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了季节变换和时间流逝的意象。这里的“山开”指的是山势展现出来,而“灞水”则是古代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雨过杜陵西”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给人以萧瑟之感。

“归梦秋能作,乡书醉懒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后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这里的“归梦”意味着对故土的向往,而“乡书”则是指那些来自家乡的信件,这些都被诗人以醉懒的心态去回应,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留恋。

最后,“桥回忽不见,征马尚闻嘶”两句,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朋友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这里的“桥回”指的是桥边的曲折,而“征马”则是行军的马匹,此时只剩下马嘶的声音,这种静谧而又凄凉的场景,更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对朋友离别的不舍。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省中即事

华省谬为郎,蹉跎鬓已苍。

到来恒襆被,随例且含香。

竹影遮窗暗,花阴拂簟凉。

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赴嘉州过城固县寻永安超禅师房

满寺枇杷冬着花,老僧相见具袈裟。

汉王城北雪初霁,韩信台西日欲斜。

门外不须催五马,林中且听演三车。

岂料巴川多胜事,为君书此报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赵少尹南亭送郑侍御归东台

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

砌冷虫喧坐,帘疏雨到床。

钟催离兴急,弦逐醉歌长。

关树应先落,随君满鬓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