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

五辂导灵辒,千夫象缭垣。

行宫移晓漏,綵杖下秋原。

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

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

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翻译

五种车辆引导着灵辒前行,千人队伍如同缭绕的城墙。
行宫的钟声随着清晨的露水移动,彩色的手杖走过秋日平原。
不必探究深奥的玄理,只能空怀对皇恩的思念。
养神正走在大道上,传承圣贤之道才是尊贵。
共同祝愿如山般的长寿,忽然惊觉只剩倚杖之言。
远方的庆典在七月举行,众多神灵汇聚奔腾。
豹尾随风飘扬,鸾旗在阳光下翻飞。
道路两侧排列着祭祀的牲畜,骑兵整肃地守卫着城门。
傍晚的虞渊幽深宁静,哀乐声中挽歌回荡。
无法承受旅程的终点,悲伤地看着文园的方向。

注释

五辂:五种皇家车辆。
缭垣:环绕的城墙。
晓漏:报时的漏壶。
秋原:秋季的平原。
希夷理:深奥的哲理。
涣汗恩:深厚的皇恩。
颐神:养神。
蹈道:遵循大道。
传圣:传承圣贤之道。
尊尊:极尊崇。
如山寿:长寿如山。
凭几言:倚杖说话。
七月会:七月的庆典。
肸蚃:神灵的聚集。
豹尾:豹皮装饰的车尾。
鸾旗:凤凰图案的旗帜。
涂刍:路上的祭品。
营骑:骑兵营地。
虞泉:古代神话中的地府。
文园:指文人的居所或文化圣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官府宴会景象,展现了当时宫廷的奢华和威仪。开篇“五辂导灵辒,千夫象缭垣”两句,通过对车马仪仗的描述,展示了官员出行的壮观场面。"行宫移晓漏,綵杖下秋原"则描绘了宴会的举办地点和时间,行宫即宴会所在之处,晓漏指早晨的时分,綵杖是官员手持的仪仗,秋原则是宴会举行的季节背景。

接着,“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忙事务的回忆,以及对过往恩情的怀念。"颐神方蹈道,传圣乃尊尊"则是对宴会中所传颂的圣德与尊崇之情的描绘。

"共祝如山寿,俄惊凭几言"表达了对宴会主宾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对突如其来的惊喜事件的描述。"遐荒七月会,肸蚃百灵奔"则是对宴会时间和参与者众多的描写。

"豹尾从风直,鸾旗映日翻"通过对旗帜飘扬的生动描绘,再现了宴会的气派。"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则是对宴会中军队整齐操练和警卫严密场面的描写。

"杳霭虞泉夕,凄清楚挽喧"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结束时的宁静与清凉。最后,“不堪程尽处,呜咽望文园”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宴会即将结束和离别之情的无奈,以及对美好场所的依恋。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盛唐时期官府宴会的繁华与威仪,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繁忙生活的怀旧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鄜州刘大夫麦秋出师遮虏有怀中朝亲故

天子爱全才,故人雄外台。

绿油登上将,青绶亚中台。

亭障鸣笳入,风云转旆来。

兰坊分杳杳,麦垄望莓莓。

月向雕弓满,莲依宝剑开。

行师齐鹤列,锡马尽龙媒。

壮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千寻推直干,百鍊去纤埃。

间阔劳相望,欢言幸早陪。

每联花下骑,几泛竹间杯。

芳讯双鱼远,流年两鬓催。

何时介圭觐,携手咏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奉酬张监阁老雪后过中书见赠加两韵简南省僚旧

寓直久叨荣,新恩倍若惊。

风清五夜永,节换一阳生。

潘鬓年空长,齐竽艺本轻。

常时望连茹,今日剧悬旌。

枉步欢方接,含毫思又萦。

烦君白雪句,岁晏若为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

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

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

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

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送安南裴都护

忽佩交州印,初辞列宿文。

莫言方任远,且贵主忧分。

迥转朱鸢路,连飞翠羽群。

戈船航涨海,旌旆卷炎云。

绝徼褰帷识,名香夹毂焚。

怀来通北户,长养洽南薰。

暂叹同心阻,行看异绩闻。

归时无所欲,薏苡或烦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