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琴台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相如的琴台古老依旧,人已离去台也变得空荡。
台上景象凄凉冷清,直到现在还常常有悲伤的风掠过。
荒废的台上照着汉朝时的月光,月色与往昔一般无二。

注释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此处指他的琴台。
琴台:古人弹琴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高雅或怀念之地。
人去:人已离开,暗示物是人非。
台亦空:台子显得空旷,强调了孤独与荒凉。
台上:指琴台之上。
寒萧条:形容环境冷清,荒凉。
多悲风:常有引人悲伤的风,比喻哀伤的情绪常在。
荒台:荒废的台子,进一步强调时间久远和被人遗忘。
汉时月:指汉代的月亮,用以描绘时间的长远和不变。
色与旧时同:月色和过去一样,表示时间改变但某些景象依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古琴台的描述,抒发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哀伤。"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一句直接设置了一个荒废的场景,司马相如的琴台历经年华,现今已无人问津,只剩下空寂。接着"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则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凄凉,琴台上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发出萧瑟之声,这种声音如同哀伤的乐音,直到现在还能引起人们的悲思。

第三句"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重复。汉代时的明月,与今夜的月亮颜色相同,但时代不同,人事全非,这种对比更添了一份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古琴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左仆射相国冀公东斋幽居

丞相百僚长,两朝居此官。

成功云雷际,翊圣天地安。

不矜南宫贵,祗向东山看。

宅占凤城胜,窗中云岭宽。

午时松轩夕,六月藤斋寒。

玉佩罥女萝,金印耀牡丹。

山蝉上衣桁,野鼠缘药盘。

有时披道书,竟日不著冠。

幸得趋省闱,常欣在门阑。

何当复持衡,短翮期风抟。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灭胡曲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迥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迥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祗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