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胡曲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将军刚消灭了胡人,战士和战马气势正盛。
敌军的踪迹已被清除,天山巍然耸立更显孤独。

注释

都护:古代官名,这里指边疆的高级将领。
新灭胡:刚刚打败了胡人(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士马:士兵和战马。
气亦粗: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萧条:冷清,这里形容战场清理后的空旷。
虏尘净:敌人的尘埃(代表敌军)已被清除干净。
突兀:高耸的样子。
天山孤:天山独自矗立,显得格外突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役之后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战争胜利后的荒凉与孤独。"都护新灭胡"表明战事刚刚结束,敌人已经被击败。"士马气亦粗"则形象地描述了战后士兵和战马依然处于紧张状态,反映出战斗的残酷和紧迫。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胜利后的自然景观进行描绘。"萧条虏尘净"中,"萧条"形容边塞的荒凉,而"虏尘"则是指敌军留下的尘土,这里用"净"字表明战争结束后,一切都被洗涤干净。"突兀天山孤"进一步加强了边塞的辽阔与荒凉,"突兀"形容山势的险峻,而"天山"则指代远古传说中的神秘之地,这里用以强调战后的孤独与静谧。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胜利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边塞的苍凉,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战争胜利后所带来的深刻感慨。同时,岑参在这里也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超越战事本身的情怀。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迥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迥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

美人舞如莲花旋,世人有眼应未见。

高堂满地红氍毹,试舞一曲天下无。

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

慢脸娇娥纤复秾,轻罗金缕花葱茏。

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

忽作出塞入塞声,白草胡沙寒飒飒。

翻身入破如有神,前见后见回回新。

始知诸曲不可比,采莲落梅徒聒耳。

世人学舞祗是舞,恣态岂能得如此。

形式: 古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形式: 古风

石上藤

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长。

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

何处堪托身,为君长万丈。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