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王以明先生

王夫子,有书如郝隆。何缘阿堵堆青铜。

君不见象头有心?夷甫,道上无人追楚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对王以明先生的讽刺之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对王以明先生读书不精、学问空洞的批评。

“王夫子,有书如郝隆”,开篇即以郝隆为例,郝隆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以博览群书著称,此处将王以明比作郝隆,但用“有书如”而非“有书似”,暗示王以明虽有书在手,却并未真正理解或运用其中的知识,犹如郝隆之书仅摆于案头,未被充分利用。

“何缘阿堵堆青铜”,“阿堵”是古代货币的代称,“堆青铜”则形象地描绘了大量铜钱堆积成山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王以明虽然拥有丰富的书籍,却如同金钱一样,未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只是堆积在身边,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学问或智慧。

“君不见象头有心”,“象头”在这里可能是指大象的头部,而“有心”则是说大象是有智慧的,能够理解事物。这句话反问读者是否真的看到王以明像大象一样,虽然拥有了知识(“有心”),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夷甫,道上无人追楚弓”,引用了晋代名士谢安的故事。谢安曾让他的侄子谢玄去追回楚国遗失的弓箭,结果谢玄成功追回,而谢安却称赞他“人言汝不能,故能之”。这里将王以明比作谢安,暗指王以明看似有学问,实则并无真才实学,无法像谢玄那样追回“楚弓”——即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能力。同时,“道上无人追楚弓”也暗示了王以明在学问上的无能为力,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讽刺手法,表达了对王以明先生学问空洞、缺乏实际能力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学问与智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雀劳利歌

雀劳利,雨雪至。大雀悲,小雀悸。

黄鹄举千里,大鹏搏九万。

鹧鹄与杜宇,声声来相劝。

宇曰不如归,鸪曰行不得。

小大各有分,何用噌噌在我侧。

鹦鹉虽有舌,藏巧不如嘿。

形式: 乐府曲辞

采莲歌

采莲花,花开何鲜新。映月为处子,随风作舞人。

深红浅白间秋水,妒杀麻姑与洛神。

采莲叶,莲叶连香楫。

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秦娥与燕妾。

采莲子,莲房劈破香且美。

纤手分来颗颗匀,何事经年沉湖水。

湖水深犹可,水浊情无那。

试问南溪二月泥,妾心辛苦知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一)

年年为客向潇湘,楚泽烟云拾满囊,绵花如雪归故乡。

归故乡,应知青雀临流日,内人蟢子坠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二)

年年为客向章台,面脂如珠红满䰄,短褐行缠归去来。

归去来,种得油麻如黍子,依旧风帆向楚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