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歌

采莲花,花开何鲜新。映月为处子,随风作舞人。

深红浅白间秋水,妒杀麻姑与洛神。

采莲叶,莲叶连香楫。

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秦娥与燕妾。

采莲子,莲房劈破香且美。

纤手分来颗颗匀,何事经年沉湖水。

湖水深犹可,水浊情无那。

试问南溪二月泥,妾心辛苦知不知。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采莲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采莲的场景和情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先,“采莲花,花开何鲜新。”诗人以“鲜新”二字形容莲花的娇艳,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荷塘世界。接着,“映月为处子,随风作舞人。”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月光下的荷花比作纯洁的少女,随风轻摆,如同翩翩起舞的人儿,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荷花在月光下的美丽姿态。

“深红浅白间秋水,妒杀麻姑与洛神。”这里通过对比色彩和神话人物,进一步渲染了荷花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荷花的高洁与不凡。接下来,“采莲叶,莲叶连香楫。”诗人将目光转向莲叶,赞美其与香楫的结合,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采莲人的辛勤与智慧。

“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秦娥与燕妾。”这一句通过比喻,将莲叶比作古玉盘,既体现了莲叶的珍贵,又表达了对被赠予者的尊敬与深情。最后,“采莲子,莲房劈破香且美。”诗人聚焦于莲子,赞美其香气与美味,同时通过“纤手分来颗颗匀”描绘了采莲人的细致与勤劳。

“何事经年沉湖水。”这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引人深思,似乎在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湖水深犹可,水浊情无那。”则表达了对纯净情感的渴望与珍惜,以及对污浊现实的无奈与抗争。

“试问南溪二月泥,妾心辛苦知不知。”诗人以问句结尾,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采莲女子辛劳的同情,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采莲活动的美好与哀愁,以及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和哲学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一)

年年为客向潇湘,楚泽烟云拾满囊,绵花如雪归故乡。

归故乡,应知青雀临流日,内人蟢子坠衣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其二)

年年为客向章台,面脂如珠红满䰄,短褐行缠归去来。

归去来,种得油麻如黍子,依旧风帆向楚开。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浩歌

云作雨,不成归。箭离弦,无还期。昨日犬,前日狮。

一番花,一番泥。花有色,槛周之。人有容,镜照之。

镜方新,容已非。槛未敝,花先飞。短可续,用何物。

一曲歌,三杯醁。

我欲长生天下人,拔刀斩断金乌足。

形式: 乐府曲辞

诸衲送至江干自嘲

油江渡,二十年中五番去。

餐云醉石几经春,毕竟驱上长安路。

油江上,柳如云,江若有知应移文。

隔溪老衲笑且话,塞耳喧呼如不闻。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