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懒

喧叶猜林,摇枝压柳,近湖日暮多风。

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

坐来无事行偏倦,为梅花、偶出帘栊。

鬓云松、几日筠奁,不照眉峰。

幽人可是耽禅悦,怕沉思往岁,重说游踪。

只道书来,倩人烛底开封。

呵寒拈颖频频放,写相思、墨未曾浓。

问欢悰、一任寥天,过尽青鸿。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落寞的春日景象。上片通过“喧叶猜林”、“摇枝压柳”和“近湖日暮多风”的描绘,展现出树林中的微风吹动,柳枝轻摇,湖边傍晚时分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闲适却又略带寂寥的氛围。词人借“醉怯吟悭”、“春前事事都慵”表达自己因醉酒而懒于吟咏,对春天的到来也提不起兴趣,显得有些慵懒。

“坐来无事行偏倦”,进一步揭示了词人的内心状态,即使无所事事,却仍感到疲倦,只是因为梅花盛开,才偶尔走出房门。他看着镜中的自己,鬓发稀疏,仿佛连妆奁中的镜子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不再映照出他昔日的容颜。

下片转向对过去的回忆,词人怀疑自己是否过于沉迷于禅定的喜悦,以至于害怕去深思过去的游历。他接到书信,却不愿打开,只在烛光下凝视信封,表达了对旧日欢乐的怀念,但又不愿让墨迹过于浓重,似乎在逃避现实。最后,他任由孤独与思念之情在寂静的天空中随着大雁飞过,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高阳台·懒》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内心矛盾、情感复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当下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其一)日来消瘦殊甚,揽镜自惊,赋词寄慨

因谁苦费心魂,吟身更比春前瘦。

虚消髀肉未成,勋业居然癯叟。

俊赏浑忘,姿年难再,劳生依旧。

只镜中凝睇,自家默喻,千般意,都孤负。

那有生平时候。煽妖氛、龙虬方斗。

早衰若我,关门息影,几时能彀。

只自舒怀,中宵看剑,高楼呼酒。

好加餐却念,孱躯久健,古来多有。

形式:

水龙吟(其二)前词语伤,因更谱此曲自解

老来消尽朱颜,也应身与诗人称。

烟村贳酒,风江垂钓,尽饶佳兴。

思欲云腴,气还秋肃,底输公等。

更浮尘扫却,炉薰静对,放清味,闲中领。

换作痴肥未肯。是生来、神清骨冷。

怀人坐夜,摊书起早,少眠多醒。

便减腰围,怎教轻减,耽吟心性。

倚寒天剩有,梅花满树,认年时影。

形式:

买陂塘

守荼蘼、残寒影里,怀人最是春暮。

轻阴天气闲庭院,睡起还疑初曙。君试睹。

怎无力、帘儿搁得春魂住。黄昏静伫。

但打叠新愁,商量浅醉,寂寞对庭树。

西湖畔,回首旧游欢聚。蛩烟雁月如故。

多时不到虹桥外,萍际晚山无数。春且住。

待小句题成,婉寄流红去。天涯甚处。

嗟别后心肠,伊犹难识,相笑况新侣。

形式:

忆旧游.九日小西湖感旧

望天低野悄,一半寒林,红入新霜。

伫立生秋思,只淡烟未夕,水气先凉。

山楼下临蔬圃,蝶影落西墙。

有野客乘高,山翁挈秋,来趁重阳。茫茫。

远凝目,写澹霭无边,雁路秋长。

旧日偕游处,问草仍故绿,菊为谁黄。

此日虹桥闲步,众里独回肠。

看杨柳含愁,灯光催客归棹忙。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