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试陈瞻墨十绝》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静坐听风、凝视山景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中无常与病痛的深刻体悟。
首句“卧听风声坐见山”,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场景,他躺在某处,静静地聆听风声,同时又能够坐观远处的山景。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
次句“此生长寄有无间”,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思考。这里的“有无间”可能指的是现实与虚幻、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界限,或是生与死、有与无的哲学探讨。诗人似乎在说,他的生命始终处于这样的思考之中,不断地在有与无之间徘徊,寻找着存在的意义。
后两句“等閒撇起能知病,莫厌萧萧雪满颜”,则是对人生病痛的深刻感悟。诗人提到“等閒撇起”,意为轻描淡写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或疾病,表明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同时,“莫厌萧萧雪满颜”则是在说,即使面对生活的严冬,也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因外界的艰难而放弃自我,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病痛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