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新都汪仲嘉

离心忽怅然,倚杖望霜天。

南飞北雁行将尽,不见黄山一字传。

忆昨垂杨古渡头,啼莺两岸送行舟。

别来几日黄叶落,白云衰草寒悠悠。

君期我奋天池翼,岂谓长林方偃息。

日长无事掩柴门,惟有青山见颜色。

忆君归卧白云庐,日闭筠帘看道书。

涓子玉颜知不改,向平佳兴近何如。

我从蹈郭餐金液,渐向秋风生八翮。

黄山白岳游有期,为余净扫松间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的《寄答新都汪仲嘉》。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汪仲嘉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离心忽怅然,倚杖望霜天”,表达了诗人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倚杖远眺霜天,更显出一种凄凉之感。接着,“南飞北雁行将尽,不见黄山一字传”两句,以南飞北雁的迁徙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遥远,黄山一字未传,暗示了友人消息的断绝,增添了诗的哀婉之情。

“忆昨垂杨古渡头,啼莺两岸送行舟”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在垂杨古渡头分别的情景,啼莺的啼鸣仿佛在两岸送别行舟,充满了离别的伤感。接下来,“别来几日黄叶落,白云衰草寒悠悠”两句,通过黄叶的凋零、白云的衰败、衰草的寒意,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萧瑟,进一步强化了离别后的孤寂与哀愁。

“君期我奋天池翼,岂谓长林方偃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期待其展翅高飞的愿景,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内心的不甘与寂寞。而“日长无事掩柴门,惟有青山见颜色”则描绘了诗人独处时的宁静与孤独,只有青山相伴,透露出一种超脱与淡然。

最后,“忆君归卧白云庐,日闭筠帘看道书”想象友人归隐山林,闭门读书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与羡慕。“涓子玉颜知不改,向平佳兴近何如”则是对友人容颜与兴致的关切,流露出深厚的友情与关怀。

“我从蹈郭餐金液,渐向秋风生八翮”描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渴望自由与飞翔。“黄山白岳游有期,为余净扫松间石”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再次相聚的愿望,希望友人能为他清扫松间石,预示着未来的重逢。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溪雨后作

幽居寡营系,中情无所取。

出门见落花,方知夜来雨。

杖藜行采芝,偶过清溪渚。

绿野俏无人,秋风动禾黍。

形式: 古风

罗溪田家作

罗山九月收禾黍,山下人家向田墅。

或逢椎髻梁鸿妻,或见平头王霸妇。

金房玉粒正离离,南陌西阡各分取。

老翁支颐有喜色,引行儿童驱鸟鼠。

日暮腰劆相命归,一声野鹤千山雨。

形式: 古风

戏为木客解嘲

胜事山家难具论,莫将灵迹混风尘。

碧溪亦解醒凡梦,朱凤何缘识贵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孤鸿篇寄黎马龙罗集虚

孤鸿海上来,照影秋池水。

本欲乘长风,为君腾万里。

君家罗网忽见羁,云天冥冥未可知。

生平空负淩霄翼,不飞不鸣人岂知。

上林苑里千花积,燕雀相呼戏其侧。

有鸟名鸾被彩衣,欲借一枝遭铩翮。

翰音登天凤在笯,鸿兮鸿兮将如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