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县城荒僻民居少,吏事全稀似隐沦。
且喜桑郊接乡树,莫嗟蓝绶染京尘。
鸾姿岂合淹仇览,仙骨应难滞子真。
好在公馀频寄问,我方江上学垂纶。
这首宋代诗人祖无择的诗《同年杨兄作尉僰道兼领勾稽之作赋七言四韵诗以送之》描绘了一幅偏远县城的宁静景象。首句“县城荒僻民居少”,展现了地方的冷清和人烟稀疏,暗示了友人即将赴任的环境条件。次句“吏事全稀似隐沦”进一步强调了这里事务不多,仿佛与世隔绝,隐含着一种超脱尘俗的意味。
第三句“且喜桑郊接乡树”,诗人为友人能在工作之余欣赏到田野间的桑树和乡村景色而感到欣慰,这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关怀。第四句“莫嗟蓝绶染京尘”,通过“蓝绶”象征官职,表达了对友人免于京城繁杂尘嚣的期望,希望他能保持清廉。
第五、六句“鸾姿岂合淹仇览,仙骨应难滞子真”运用了比喻,赞誉友人的高尚品格,暗示他不应久居此地,而是应该发挥出超越常人的才能。最后一句“好在公馀频寄问,我方江上学垂纶”,诗人表示自己会时常关心友人的境况,并自述自己正沉浸于江边垂钓的生活,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洒脱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赴任的祝愿,也寄托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吏隐宜春郡,素飧诚有馀。
政声惭遂霸,文藻谢严徐。
使节分铜虎,仙庐秘石渠。
君恩殊未报,不敢赋归欤。
吏隐宜春郡,穷能懒更占。
矜名遭巧谮,晦迹喜深潜。
昔慕狂为圣,今师智养恬。
优游无一事,不觉岁时淹。
吏隐宜春郡,放怀诗酒间。
未能惭下俚,几欲效中山。
杜甫籓篱窄,刘伶幕帟悭。
高吟与沈醉,荣辱讵相关。
吏隐宜春郡,山城少客过。
静中窥物理,闲外养天和。
春暖寻花坞,宵凉玩月波。
将迎者谁子,劳逸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