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放鱼》是金末元初诗人王寂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放生行为的深思与感慨。
首句“我哀濡呴辍晨羞”,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出对被捕捉的鱼儿的同情,它们在清晨被捕捉,遭受了痛苦和羞辱。“濡呴”指湿润,这里比喻鱼儿在水中的状态;“晨羞”则暗示了鱼儿在黎明时分被捕,这种遭遇让它们感到羞耻和悲哀。
次句“持送东城纵急流”,描述了将这些鱼送往东城,任由它们在急流中漂流的情景。这里的“东城”可能象征着远方或未知的世界,而“纵急流”则表明了对鱼儿命运的放手,任其随水流去,寓意着一种慈悲和自由的释放。
后两句“此去更饥须闭口,莫贪香饵弄沈钩”,进一步阐述了放生的意义。诗人提醒那些即将被放生的鱼儿,在新的环境中可能会面临饥饿,因此需要保持警惕,避免因贪食而陷入危险。同时,也告诫人们在放生时要谨慎,不要使用诱饵,以免误导或伤害到这些生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寓意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了慈悲为怀、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