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草

幸有青袍色,聊因翠幄凋。

虽间珊瑚蒂,非是合欢条。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树中草》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子显所作,通过对“树中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首句“幸有青袍色”,以“青袍”比喻草叶的颜色,生动地描绘了草叶在阳光下呈现出的青绿色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色彩的欣赏和赞美。接着,“聊因翠幄凋”一句,通过“翠幄”这一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草叶在翠绿的背景下凋零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界的无常变化。

“虽间珊瑚蒂,非是合欢条。”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珊瑚蒂”与“合欢条”进行对照,前者可能象征着草叶间的点缀或异类,后者则可能是草叶生长的正常状态或理想状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叹,同时也暗含了对生命形态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树中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感悟,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自然界规律的深思。萧子显以简洁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小诗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8)

萧子显(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历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豫章文献王萧嶷第八子。起家太子中舍人,迁国子祭酒,拜侍中,领吏部尚书,出任吴兴太守。博学能文,爱好饮酒,性爱山水,不畏鬼神,恃才傲物。大同三年,去世,谥号为骄。一生撰写五部历史著作,只有《南齐书》存于世

  • 字:景阳
  • 籍贯:东海兰陵(今山东临沂市)
  • 生卒年:489年—537年

相关古诗词

燕歌行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

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

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

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

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

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吴刀郑绵络。

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形式: 乐府曲辞

从军行

左角明王侵汉边。轻薄良家恶少年。纵横向沮泽。

凌厉取山田。黄尘不见景。飞蓬恒满天。

邀功封浞野。窃宠劫祁连。春风春月将进酒。

妖姬舞女乱君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一)

握中清酒马脑钟,裾边杂佩琥珀龙。

欲持寄君心不惜,共指三星今何夕。

形式: 乐府曲辞

乌栖曲应令三首(其二)

浓黛轻红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

金壶夜水讵能多,莫持赊用比悬河。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