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二)

成行罗列尽鸳鸯,面药还存旧赐香。

已幸根株移北里,不须声影傍东墙。

山川谢傅携长袖,丝竹张公满后堂。

千骑上头何足羡,亲曾曳履入文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鸳鸯成对排列的场景,展现了和谐与美满。诗人通过“面药还存旧赐香”这一细节,巧妙地表达了情感的延续和美好记忆的留存。接着,“已幸根株移北里,不须声影傍东墙”,既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新环境下的适应与成长。接下来的“山川谢傅携长袖,丝竹张公满后堂”,运用典故,赞美了主人的风雅与高雅的生活情趣。最后,“千骑上头何足羡,亲曾曳履入文昌”,表达了对主人地位与成就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经历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温馨、生活的雅致以及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4)

朱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三)

绮窗朱户莫愁家,桃涧藤溪路未赊。

此夕同心吟月扇,当年倾耳听雷车。

上眉鸾镜颦成谱,五晕罗裙步起霞。

一道吴歌采莲伴,争看越女胜如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四)

吴江不识几何深,画舫螭头泊柳阴。

杂佩互投珠是意,名香对爇字为心。

师经素女盈奇态,仙号青琴足赏音。

方信蓬壶人世有,何烦餐玉饵黄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一)

天上秋期尚缪悠,先从九夏慰离愁。

垂来柳眼窥帘额,绣出花心粲枕头。

翠管双吹谐唳鹤,雕阑并倚笑牵牛。

准知宿世蓝桥侣,即在今宵谷水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牧《翁六月七日迎河东君于云间喜而有述》诗(其二)

鸳鸯湖上学鸳鸯,竟体犹沾杜若香。

此夜依然来北里,伊人元不隔东墙。

桃花旖旎如前度,丝竹骈罗即后堂。

一曲将雏应有待,和鸣早已听归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