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其三)归去曲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此意悠悠无限。

有云山、知人醉懒。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意境。诗人以一种淡然的心态,观赏着自然之美,感慨于时光易逝,人生如梦。

"鬓绿飘萧,漫郎已是青云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鬓发已经花白,年华已晚,而自己的志向却像青云般高远。此处用"鬓绿"象征时光老去,用"漫郎"则是自称,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古槐阴外小阑干,不负看山眼" 描述了诗人隐居的环境。古槐树下,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不负看山眼"意味着这眼前的景致,与内心的期待相符合,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此意悠悠无限" 这句强调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远,这种意境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束缚,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有云山、知人醉懒" 这里提到了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是一位知音。诗人似乎在暗示,有那么一个地方或一个人,可以理解他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最后两句"他年寻我,水边月底,一蓑烟短" 则描绘了一种未来相聚的场景。"他年"指的是将来某个时候,而"寻我"则是他人在寻找诗人。这一幕设想在水边月下,月光洒满,水波不兴,只有短暂的一蓑烟气,营造出一种恬淡悠闲的氛围。这样的意象,既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也寓含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淡远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483)

毛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词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他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浙江衢州)赵英结为伉俪。诗词被时人评为“豪放恣肆”,“自成一家”。元祐四年(1089)所作《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小词结尾“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南宋周辉认为含蓄情醇“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 字:泽民
  •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 生卒年:1056——?约1124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其二)送会宗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门掩绿苔应遍。

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一)松窗午梦初觉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

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枕畔风摇绿户。

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秦楼月/忆秦娥.月下观花

蔷薇折。一怀秀影花和月。花和月。

著人浓似,粉香酥色。绿阴垂幕帘波叠。

微风过竹凉吹发。凉吹发。无人分付,这些时节。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粉蝶儿

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到窗前、认君时节。

下重帏,香篆冷,兰膏明灭。梦悠扬,空绕断云残月。

沈郎带宽,同心放开重结。褪罗衣、楚腰一捻。

正春风,新著摸,花花叶叶。粉蝶儿,这回共花同活。

形式: 词牌: 粉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