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酌闵二舟中

移船向君饮,款语尽斜晖。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

琵琶商女怨,砧杵远人衣。

起视秋江上,芦花有雁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在船上与友人对酌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秋意和淡淡的离愁别绪。

首句“移船向君饮”,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主动靠近友人的场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接着,“款语尽斜晖”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人边饮酒边交谈直至夕阳西下的温馨画面,营造了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氛围。

“风细不妨烛,寒轻渐逼帏”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环境。微风轻轻吹拂,烛光摇曳,寒气虽重但并未影响到室内温暖的氛围,通过这种对比,突出了室内环境的舒适与温馨。

“琵琶商女怨,砧杵远人衣”则借用了传统意象,琵琶声中蕴含着女子的哀怨,砧杵声则是远方游子衣物被捣洗的声音,这两句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也暗含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起视秋江上,芦花有雁飞”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秋江之上,芦花飘扬,大雁南飞,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流转,给人以深深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船中对酌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巧妙融合,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既有温馨和谐又略带忧伤的意境,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秋夜曲

蟋蟀啼阶叶飘井,秋月还来照人影。

锦衾罗帷愁夜长,翠带瘦断双鸳鸯。

幽兰裛露露珠白,零落花香葬花骨。

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

形式: 古风

灵壁磬石歌

青神赤埴输球琳,泗滨作贡传至今。

古乐虽亡古质在,历久剥削沉坑深。

产饶欲尽不尽气,得径尺价昂兼金。

当年帝命后夔戛,圣作圣奏圣所歆。

于风斯干乐斯振,知民立辨宣郁沉。

后人好尚乃大异,用作拱玩搜岩岑。

金钟玉管失依附,洞房曲几添清阴。

峰峦洞穴卒嗟见,镂刻微渺穷芒针。

螭盘蛇卧文理别,方坛华盖开张森。

澄心堂砚秘制出,宣和天翰尤淋淋。

丈人忽作束腰具,坐以神物供荒淫。

文人癖嗜更多有,宝贵奚啻同天琛。

斋空松雪图史散,庵废海岳莓苔侵。

昔贤手泽半零落,望谁更辨泠泠音。

一拳把玩不忍释,悄思登岱临风吟。

国工国器交有待,完璧且作无弦琴。

后人得此重爱惜,中有入海千秋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杂咏(其一)

东方月出皎,照见倾城姿。

君宠正专房,不信能弃夷。

梁尘飞更寂,橘枝冷欲披。

一朝繁华露,化为千泪丝。

终知恩决绝,未免心然疑。

诘旦理清镜,方知玉貌移。

天长沧海阔,何以度萧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咏(其二)

小鸟有比翼,双飞愁天寒。

朝衔榑桑枝,暮巢琪树端。

劳生岂不惜,幸有相与欢。

长天渺征路,中道逢哀鸾。

关山引孤啸,毛羽自摧残。

文采亦已高,谁与相盘桓。

阳岗有梧实,努力加朝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