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桐川欲访梅右司不知其处

桐川潇洒处,面面碧芙蓉。

峻塔当关独,清溪抱郭重。

市多吴客语,祠有汉时封。

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在桐川那清幽的地方,到处都是碧绿的芙蓉花。
高耸的塔楼独自守卫着关口,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城郭格外显眼。
集市上多是吴地的口音交谈,古老的祠庙还保留着汉代的封号。
想要寻找梅仙的踪迹,又该在哪座山峰的背后呢?

注释

桐川:指桐川这个地方,可能是一个地名。
潇洒:形容环境清幽、优美。
碧芙蓉:绿色的荷花,象征着清雅。
峻塔:高高的塔楼。
当关:守卫着关口。
清溪:清澈的溪流。
抱郭:环绕着城郭。
吴客:来自吴地的客人。
祠:祠庙。
汉时封:汉代留下的封号或遗迹。
梅仙:传说中的梅仙,可能指隐士或神话人物。
第几峰:哪座山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桐川地区宁静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桐川潇洒处"赞美了桐川的清幽与流畅,如同一幅翠色画卷。"面面碧芙蓉"运用比喻,形容山水之美,仿佛芙蓉盛开在每一道河湾。

"峻塔当关独"写了一座高耸的塔楼独自守卫着关口,增添了空间的雄伟感。"清溪抱郭重"则描绘了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城郭,显得格外宁静而厚重。这里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文历史痕迹。

"市多吴客语"暗示了桐川作为水陆交通要冲,汇聚了各地商旅,方言交流丰富。"祠有汉时封"则点出当地可能有古老的祠庙,显示了悠久的历史传承。

最后两句"欲觅梅仙去,知藏第几峰"表达了诗人想要寻找传说中的梅仙(可能指隐士或神话人物),但又不确定其具体位置,只能猜测他可能隐藏在连绵起伏的山峰之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探寻之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川的风土人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敬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衡书寄求诗

烈士蹈东海,公仍归白云。

龙藏谁顾蜕,鹤去不随群。

道貌青难写,香风远自闻。

人间尘垢子,羞读径山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简王元刚并寄意王理得君玉

见说频相忆,新年已两书。

雪肥秦望草,春动镜湖鱼。

茧纸堆成屋,乌蓬走当车。

诸公有游事,少待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简汤及翁

六十三翁尚美髯,今年添尽白毵毵。

心如晚路思家马,身似春筐欲茧蚕。

无事官曹容岸帻,有时书帙当清谈。

风情最苦汤公子,家世衣冠旧汝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褚叔豪赴山阴和靖祠长

此老真迂阔,白头方出山。

一灯河洛后,千础剡湖间。

讲鼓惊云动,书船载月閒。

可无容席地,容我了跻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