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

轻阴酿绿寒犹薄,龟甲疏帘映朱阁。

美人偏有惜花心,新水银瓶送红药。

当阶惟恐流尘污,纤手笼春为花护。

一捻芳容饱弄娇,胭脂细结玲珑露。

綵贴单屏衬碧绡,微风才动见花摇。

香凝腻粉肌全湿,影艳方诸脸半潮。

高枝开满低枝捲,翠槛移来随凤辇。

浓染如分织女机,巧裁似出宫娥剪。

花情最重是何人,应有鸳鸯帐里身。

不用传心题绮字,踏歌当为唤真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次韵杨孟载观芍药作》描绘了一幅春日赏花的细腻画面。首句“轻阴酿绿寒犹薄”写出了春天的微凉与生机,阴云中透出的绿色显得清新。"龟甲疏帘映朱阁"则以精致的建筑为背景,烘托出花儿的娇艳。

"美人偏有惜花心"借美人之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芍药的珍爱。"新水银瓶送红药"形象地展现了美人精心呵护花朵的情景,水银瓶装着鲜艳的红芍药,更显其珍贵。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当阶惟恐流尘污”和“纤手笼春为花护”,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对花的呵护与怜爱。

"一捻芳容饱弄娇"和"胭脂细结玲珑露"运用拟人手法,描绘花瓣娇嫩欲滴,仿佛凝聚着少女的羞涩与晶莹。"綵贴单屏衬碧绡"和"微风才动见花摇"则描绘了芍药在春风中的轻盈姿态,如同美人轻纱下的曼妙舞姿。

后半部分,诗人以“浓染如分织女机,巧裁似出宫娥剪”赞美芍药的色彩斑斓和工艺之美,将其比作仙女的手工之作。最后两句“花情最重是何人,应有鸳鸯帐里身”,暗示了花的美丽与爱情的关联,以及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芍药的细致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阴应秦王令

云花鳞鳞山漠漠,重城平障芳阴薄。

腻雨轻吹飞复停,勾引东风到帘幕。

草滋微湿沾芳尘,陇头不见寻花人。

桃英梅萼同懊恼,水纹满涨金河春。

柳丝暝濛烟不醒,辘轳暂辍银瓶绠。

新莺未换谷中声,游蜂竟失阑前影。

丁香百结蕉有心,绡屏六曲春沉沉。

香抽翠缕火长续,馀寒扑锦笼朱琴。

江南春好多芳树,林园半是看花处。

明朝重整小红车,风光满路行春去。

形式: 古风

杨孟载画竹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村常种满。

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

密叶分阴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

萧疏夜月翠羽凉,摇曳南风鸟声暖。

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

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款。

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

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

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

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

宁无寒草共山花,惟觉粗疏俗吾眼。

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浣。

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閒散。

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涩颜何赧。

形式: 古风

谢陈惟寅赠其故弟惟允所画山水

大髯袖中有庐岳,岚气喷人寒色薄。

出赠生绡一幅图,云是小髯之所作。

我尝游君伯仲间,仲今已矣空见山。

画中无限磐礴意,使我坐见愁满颜。

重崖复涧迷樵路,杳杳烟萝昼如暮。

溪阁风生醉客眠,野桥月出归僧度。

枥林蒙密枫林高,深处似有猩鼯号。

满空云冻动秋思,飞泉落日何萧骚。

挥毫若此难再得,白鹤何时返乡国。

良工自古多苦心,留赏人间赖遗墨。

南宫北苑皆已仙,此图与之当并传。

坐嗟存殁意难报,作歌愧匪琼瑶篇。

形式: 古风

宿王判簿宅送徐孟岳

来往频吴越,扁舟只载书。

言从交后浃,情恐别时疏。

凉意莲塘静,宵光竹牖虚。

悬知待明发,析尽是愁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