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
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
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和自然美景的诗句,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生机勃勃的庭院景象。开篇“隔墙泉下是东溪,细溜涓涓入我池”两句,通过描写泉水从外面流进自己的池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小声音的捕捉和欣赏,同时也映射出诗人与世隔绝、自得其乐的心境。
“一部笙箫寒竹响,百年风雨古槐姿”两句,则通过对音乐与大自然之声的描写,以及老树历经风霜后的坚韧形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里的“一部笙箫”可能暗指诗人自娱自乐的生活状态,而“百年风雨古槐姿”则是时间沉淀下的历史印记和生命力。
接着,“果悬幽槛朱初熟,蔓度空墙翠欲垂”两句,通过对果实成熟和藤蔓攀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园中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力旺盛的赞美。这里的“幽槛”和“空墙”也加深了庭院的隐秘与封闭感。
最后,“野趣转深身愈老,故应寂寞畏人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自然和生活的体验越发深刻,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愿让世俗之人打扰自己清净世界的心情。这里的“野趣转深”暗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情感日益浓厚,而“故应寂寞畏人知”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自守和警惕。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几年林下远埃尘,儒雅风流谁与邻。
笔尾病来犹壮健,诗情老去更清新。
幽斋昔日琴书换,新冢东风草木春。
怀想只疑高兴在,一吟遗句泪沾巾。
异政颍川凤,遗风叔度陂。
闻哀苦朋友,归葬束书诗。
百岁乡人社,他年故吏碑。
知公万金产,故在阿戎儿。
州贫须惜尊罍费,俗陋兼无妓乐名。
幸有蒲团供燕坐,不妨藜杖助閒行。
看炊香稻供斋饭,自采寒蔬试野羹。
身外无营内无事,近来心气尽和平。
功名富贵付悠悠,高卧山城又过秋。
燕坐香灯为静侣,閒行麋鹿是同游。
青黄草木新霜过,潇洒溪山夜雨收。
回首十年梁苑客,枉教白却少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