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其六)

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

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

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

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以云、石、鸥、沙、山、潮等自然元素为载体,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首联“云间长抱石,鸥梦浅依沙”,以“抱”和“依”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云与石、鸥与沙之间的亲密关系,仿佛云与石相拥,鸥在沙滩上轻柔地栖息,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象。

颔联“山静能容客,潮流直到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包容的主题。山的静谧不仅容纳了访客,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广阔;而“潮流直到家”则暗示了生活的流动性和归宿感,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最终都能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颈联“苟全徙倚便,小隐困穷加”,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困境中仍能保持平和心态的态度。无论是迁徙还是停留,都能找到内心的平衡;即使生活困顿,也能在小隐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尾联“不识春风面,何人问落花”,以春风与落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春风虽美,却无法留住落花,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世态炎凉中,又有谁会真正关心那些平凡而又脆弱的生命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内心平和以及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间(其七)

饿已千秋久,人堪饭首阳。

苦忧徒反侧,无事笑徜徉。

慨想风云合,回思雨露长。

只今空寂寞,能不恋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山间(其八)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

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

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

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

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番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