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其八)

长松不可俯,远视立亭亭。

月色来窗曙,山光到海青。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

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松树的高洁与宁静之美,以及月色、山光与自然景致的和谐交融。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山间独特的氛围与情感。

首句“长松不可俯”以“长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可轻易接近或俯视,暗示了松树的高傲与独立。接着,“远视立亭亭”描绘了松树在远处挺立的姿态,亭亭玉立,展现出其优雅与庄重。

“月色来窗曙”一句,将月光与晨曦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月色透过窗户洒入室内,仿佛为清晨增添了一抹柔和的光辉。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山光到海青”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山色与海色相连,展现了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山色映照在海面上,呈现出一片深邃的青色,寓意着大自然的壮丽与深远。

“荒村馀古意,老鹤爱修翎”两句,通过荒村与老鹤的形象,表达了对古老与自然之美的怀念与敬仰。荒村虽荒凉,却蕴含着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沉淀;老鹤翱翔于天空,其修长的羽毛象征着自由与高洁。

最后,“正发临池兴,忧来笔又停”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在欣赏自然美景时,诗人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正发临池兴”),但随即因某种忧虑而停下笔来。这一转折表现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以及在自然与人文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思考与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重九大风

有处可寻菊,还当冒雨行。

久因诗兴懒,徒觉海潮鸣。

人以悲秋老,身当避地轻。

不堪佳节度,休著孟嘉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番妇

社里朝朝出,同群担负行。

野花头插满,黑齿草涂成。

赛胜缠红锦,新妆挂白珩。

鹿脂搽抹惯,欲与麝兰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友人归武林

却有机缘在,相逢意气同。

来看云起处,共话月明中。

去去程何远,悠悠思不穷。

钱塘江上水,直与海潮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归望

归望频年阻,徒欢梦舞斑。

在原嗟鸟散,杖策效鳞攀。

镜里头多白,风前泪积殷。

用坚饥馁志,壮士久无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