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晁主客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

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

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两疏父子共享香气,家荣国盛显光辉。
本想开怀询问病情,却只能对饮无言。
岁月催人老,身体需强健,节令近,花儿也应黄得满足。
今后竹林生活应如阮籍,但此刻还不宜放弃山中的王者之志。

注释

两疏:指东汉时期的疏广和疏受父子二人,他们辞官归隐,享受田园生活。
共含香:共享清雅之气,象征高洁的品行。
家荣:家族荣耀。
国有光:为国家增光添彩。
问疾:询问疾病,暗指关心对方的健康。
衔觞:举杯饮酒,表示对友人的慰藉。
年侵:岁月侵蚀,形容时光流逝。
兼人健:超过常人的健康。
节近:临近节令,可能指时令或节日。
花须满意黄:花朵应季而黄,寓意成熟或凋零。
竹林:借指隐居生活,如《世说新语》中的竹林七贤。
小阮:指阮籍,以其放荡不羁、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著称。
山王:可能指山中隐士,有超脱世俗之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上晁主客》,主要描绘了父子两代官员共同为国效力,虽年事渐高但仍保持健康与活力的情景。首句“两疏父子共含香”赞美他们家族的忠诚和清廉,犹如香草般芬芳。第二句“不独家荣国有光”进一步强调他们的荣耀不仅限于个人,而是对国家有益。

第三句“剩欲展怀因问疾”表达了诗人关心对方的身体状况,希望能有机会畅谈心事。然而,“孰知相对只衔觞”暗示了他们可能只能以饮酒来排解忧愁,而非深入交谈。接着,“年侵身要兼人健”描述了他们尽管年岁增长,但依然保持着超出常人的健康。

“节近花须满意黄”以花比喻他们的品格,即使岁月流逝,节操依旧如菊花般鲜艳。最后一句“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借用“竹林七贤”的典故,表达对晁主客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古代隐士那样保持高洁,但同时也提醒他当前仍有重任在肩,不能轻易放弃。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晁主客及其家族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勉励。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与寇赵约丁塘看花寇以疾不赴有诗次其韵

早年学苦断过从,晚岁逢春意未穷。

欲共元刘争著语,不堪姚魏已随风。

坐无上客席虚左,赠有英词囊不空。

障日长须钓竿手,归来无计驻青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大行皇太后挽词二首(其一)

德名三后并,母道两朝尊。

勇决高千古,危疑定一言。

先期还政事,隆礼改山园。

哀挽西郊道,云愁昼亦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山口

重雾真成雨,疏帘不隔风。

青林拥红树,家鹜杂宾鸿。

渔屋浑环水,晴湖半落东。

往来成一老,犹在半涂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山口

湖阔疑无地,河回忽见山。

登临聊自试,衰疾致身闲。

四壁宁虞盗,多方莫驻颜。

无风回远笛,有月待人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