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二首(其一)

剪水工夫入细难,筛尘屑末粲豪端。

司寒便合修年谱,凌室何妨践世官。

惠可立时师受记,焦先卧处众争看。

只缘一窍丹成熟,四体那拘瘠与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炼丹修行的诗歌,语言精致,意境深远。开篇“剪水工夫入细难,筛尘屑末粲豪端”两句,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炼丹过程中的精确与细腻,每一道工序都需谨慎对待,如同剪水之工夫需入微妙的细致,以及筛选尘埃、分析末屑至于豪放的极端。诗人通过这两句描绘了炼丹过程中的严肃与专注。

接下来的“司寒便合修年谱,凌室何妨践世官”表达的是在这个内心修为的道路上,即使是寒冷如冰霜之时,也要坚持编织自己的时间记录。这里的“凌室”意味着超越凡尘,诗人通过这两句传递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三句“惠可立时师受记,焦先卧处众争看”,则是对修炼成果的展现。这里,“惠可”指的是能得到好处和利益,而“立时师受记”意味着即刻就能有所收获。“焦先卧处众争看”则形容一种场景,人们纷纷来到修炼者的居所观望,这表明了诗人对炼丹成功后引起他人的关注与羡慕。

最后,“只缘一窍丹成熟,四体那拘瘠与胖”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只缘一窍”指的是通过一个小的悟道,“丹成熟”意味着炼丹成功,而“四体那拘瘠与胖”则是在形容修行者的身体变化,不再受制于瘦弱或肥胖,达到一种身心和谐、精神充实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炼丹过程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修为与外在世界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生命本质追求的哲思。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再用前韵二首(其一)

行雨龙公屡易方,魃妖谁敢扇馀殃。

田畴接得三年熟,枕簟供来几夜凉。

更喜征夫无减灶,定应行旅不赍粮。

寄声鄞土黄承事,有粟何须更窖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六)

床头酒熟气烝喷,嘉饭何妨置瓦盆。

醉饱不知身世事,思量难报后皇恩。

垂髫牧子行牵父,戴白山翁坐拥孙。

却笑东征西讨客,龙堆万里欲飞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三)

密云能雨自西方,不假巫■解息殃。

地产固应滋物产,天凉那更挟心凉。

未忧悬釜供苏爨,何事量沙作糗粮。

临得颜公乞米帖,从今岁岁只珍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再用前韵各赋三解(其四)

赤米炊香两鼻喷,白盐不用置牢盆。

家家已了收藏计,物物何知造化恩。

衣褐宽来姑唤妇,垣墉补处祖将孙。

江乡此际鸡豚社,俚舞村歌入梦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