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十)

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

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崙。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

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

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

骨肉匪所爱,报称宁一身。

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

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

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十)》由明代僧人释函是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生命、道德、忠诚、自然规律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见解。

首先,“天道不可知,可知惟寸心”,诗人指出宇宙的奥秘难以完全知晓,但内心的真实感受却是可以把握的。这句诗强调了个体内心的探索和认知的重要性。

接着,“荣落归自然,不动如昆仑”描绘了自然界中事物兴衰更替的规律,如同山岳般稳固不变。这里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的内心情感进行类比,暗示了人在面对生命起伏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委化成丧志,灾沴乃见侵”则表达了在生命的自然进程中,意志可能会因外在因素而消磨,灾难与不幸会随之而来。这句诗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挑战。

“忠信自有道,生死自有伦”强调了忠诚与诚信是人生道路上的准则,生死之间也有其自然的伦理秩序。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价值的坚守。

“抱柱不是愚,汨罗无知音”引用了“尾生抱柱”的典故,比喻坚持原则的人并非愚笨,而是缺乏理解或支持。同时,以屈原投汨罗江自尽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者的孤独与牺牲的感慨。

“守一谁与明,情极难为任”表达了坚守单一信念的艰难,以及在极端情感下做出决定的不易。这反映了个人在面对复杂世界时的挣扎与选择。

“骨肉匪所爱,报称宁一身”指出亲情并非唯一的价值,为了更大的责任或正义,个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体现了对社会责任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推崇。

“九原如有知,哀怆何异今”表达了对已逝者的怀念,即使在另一个世界,对当下的哀伤也不会有所不同。这句诗体现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永恒性的思考。

“沧海变桑田,古今多陆沉”描述了世事变迁,历史长河中的许多事物都已消失不见,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无情。

“弦筈不停晷,念念空相寻”意味着时间不停地流逝,人们在不断追寻和思考中度过一生。这反映了对时间流逝和个人追求的反思。

“悟此复何为,渊然返吾真”表达了在经历了深刻的思考后,认识到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从而回归到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这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通过深入的自我反思和哲学探索,达到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觉醒。

“朗鉴犹昔时,何必为醉人”最后两句,诗人以明亮的镜子比喻内心,强调了保持清醒和真实的自我,不必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这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道德纯净的追求。

综上所述,《不饮酒二十首(其二十)》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的意义、道德的价值、个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时间、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也传达了对忠诚、道德和自我实现的崇高追求。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不厌酒

我得酒中趣,醉卧山之阴。

清醑不入口,沆瀣消形神。

怡然百虑息,万缘如游尘。

对境无寂諠,对人无疏亲。

顺之不禁喜,逆之依然瞋。

对水白茫茫,对山青嶙峋。

寒煖别冬夏,上下空古今。

此醉无醒时,不如世间人。

世人多感激,所恨吾有身。

愁中浮大白,将与无何邻。

累月亦有閒,千日防醒心。

一醒安能醉,忧患仍相寻。

俯仰大槐宫,闲杀洞庭春。

何时到江南,雪压渔船深。

形式: 古风

严霜篇

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

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

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

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

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

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

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

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

形式: 古风

黄鸟歌

黄鸟翔高岑,徘徊若为匹。

渴饮西江湄,饥餐山木实。

一旦饵稻粱,乃坠虞人术。

金羁勒良驹,谁怜千里质。

翘首东南飞,怆然怀昔日。

岂不奋天路,瞻恋成胶漆。

晴空阔且长,迢遥盼崒嵂。

往者何能追,时乎安可失。

浮沉复浮沉,老死终无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摘茶八首(其一)

南方有嘉木,穿地一二尺。

其树如瓜芦,孤根终不易。

尝产丹丘山,服之生羽翮。

海蠃烂石中,春至颇堪摘。

虽非穆陀种,可以愈瘕癖。

一饮营卫舒,再饮寤终夕。

三饮通神明,清风起两腋。

采采勿伤株,伤株枝叶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