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霜篇

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

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

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

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

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

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

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

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严霜覆盖大地,秋草日渐凋零的景象,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首句“严霜下原隰,秋草日以衰”点明了季节与环境,严霜覆盖在平原与低地之上,秋草在寒冷中日渐枯萎。接着,“游宕思乡井,飞禽重徘徊”两句,诗人借游荡的鸟儿思念家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鸟儿在天空中徘徊,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舍。

“庭柯畏金丸,参天怒冯夷”描绘了树木在严霜下的脆弱,仿佛在畏惧金丸的打击,同时也暗喻了自然界中的残酷与无情。接下来,“寒猋忽朝夕,高木先折摧”进一步渲染了严冬的凛冽,高大的树木也无法抵挡寒风的侵袭,纷纷折断。

“岂无劲羽翮,不离故山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即使拥有强健的翅膀,也不愿离开养育自己的故乡。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亲情与根植于心的土地的深情依恋。

“故山不可离,寒猋无已时”强调了故乡的不可替代性,即便严霜不断,也无法动摇诗人对故乡的眷恋。接下来,“巢卵讵复惜,托足良多岐”则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生命与选择的主题,无论是筑巢还是寻找栖息之地,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牺牲。

“南翔盼北岫,东集念西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希望向南飞翔,却无法忘怀北方的山峦;向东聚集,心中又挂念西方的驰骋。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饮河惊浅浪,野田农人欺”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暗示了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挑战,河流的浅浪让饮水变得困难,田野上的人们也面临着生活的压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最后,“仰见云间雁,悔蚤不追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未能追随大雁南飞的遗憾,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决心。“晚尚未易决,奋翅何忧迟”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时间紧迫,也要振翅高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对自由的向往、对生命选择的探索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1727)

释函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鸟歌

黄鸟翔高岑,徘徊若为匹。

渴饮西江湄,饥餐山木实。

一旦饵稻粱,乃坠虞人术。

金羁勒良驹,谁怜千里质。

翘首东南飞,怆然怀昔日。

岂不奋天路,瞻恋成胶漆。

晴空阔且长,迢遥盼崒嵂。

往者何能追,时乎安可失。

浮沉复浮沉,老死终无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摘茶八首(其一)

南方有嘉木,穿地一二尺。

其树如瓜芦,孤根终不易。

尝产丹丘山,服之生羽翮。

海蠃烂石中,春至颇堪摘。

虽非穆陀种,可以愈瘕癖。

一饮营卫舒,再饮寤终夕。

三饮通神明,清风起两腋。

采采勿伤株,伤株枝叶竭。

形式: 古风

摘茶八首(其二)

先春秖有一,托根乃见异。

荒瘠本从天,沃土非所寄。

生长千峰上,饱饮烟霞气。

石花首剑南,紫笋湖州次。

不关物性纷,禀受亦足累。

天宇固自真,见闻岂容易。

甘露既在手,安得子尚味。

双林傅大士,结庵颛所事。

形式: 古风

摘茶八首(其三)

三春日云暮,言采东山薇。

薇熟兼粝香,日永食易饥。

正午彊加餐,既饱神昏疲。

一觉至西逝,倒照疑朝晞。

谁当过鹙子,饮我霜华杯。

双眸忽如电,群峦依旧时。

微猋散林薄,夕景上楼台。

行旅望村烟,蠃角四山催。

落落孤云外,远见耕锄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