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京师建社二首(其二)

古俗淳庞百好空,我来开社少人同。

春来耕凿王民后,老去衣冠圣泽中。

翻笑乡音咻众楚,却沽村酒似新丰。

月明乌雀桥边路,照见柴车鹤发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社会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诗人刘麟的视角,展现了淳朴的乡村风俗与都市文明的交融。首句“古俗淳庞百好空”点明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与现代社会的浮华形成对比。接着,“我来开社少人同”表达了诗人独自在乡村开社的孤独感,同时也暗示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可能面临的困境。

“春来耕凿王民后,老去衣冠圣泽中”两句,既赞美了春天农事的繁忙景象,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先民智慧的敬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通过“耕凿”和“衣冠”这两个词,诗人巧妙地将自然劳作与社会秩序联系起来,展现了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翻笑乡音咻众楚,却沽村酒似新丰”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地方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思考。他以幽默的口吻,指出自己对乡音的珍视,同时又欣赏乡村酒肆的淳朴氛围,仿佛置身于历史名城新丰,体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认同感。

最后,“月明乌雀桥边路,照见柴车鹤发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月光洒在乌雀桥边的路上,映照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驾驶着简陋的柴车缓缓前行。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也寄托了诗人对岁月静好、人情温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人文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91)

刘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其一)

幽谈不尽坐寒宵,懒性真能远市朝。

卧向好山犹是梦,饮从邻叟不须招。

灯前白发人俱健,身外浮名念已销。

他日里中还结社,一溪风月醉兰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其二)

折竹声频夜已沉,梦寒应绕玉山岑。

溪容隔岁将移棹,草色逢春映盍簪。

雨暗细评高士传,地深时见古人心。

明朝更有南池约,吟对梅花思转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与西溪甘泉联句三首(其三)

隔帘风絮正漫漫,点壑穿岩好醉看。

冷色映貂秦岭上,冻云浮槛越溪寒。

低回玉女凝妆素,偃蹇山翁得句难。

笑索梅花转墟曲,杳然清梦落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寄白岩太宰

苍岩高处少人行,宦不为家去住轻。

病后形骸皆长物,老前丘壑有馀荣。

即看彩鹢浮星汉,不用朱旗插斗城。

寄语早朝钟鼓客,北窗红日正希升。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