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怨三首(其一)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翻译

秋夜在长门宫中,雨滴声伴随着无尽的忧愁,直抵昭阳殿。
眼泪不会因为君王恩情的断绝而停止,擦去千行又添万行。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愁和对往昔恩情的怀念之情的诗句。开篇“雨滴长门秋夜长”,设定了一个孤独、寂寞而又湿润的环境,通过细雨绵长的描写,渲染出一片萧瑟之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长门在此不仅是物理空间,也象征着被遗忘和隔绝的心灵状态。

接下来的“愁心和雨到昭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的氛围。昭阳可能指的是朝阳或日出之地,但在夜晚的背景下,它更多引申为希望与光明的缺失,愁心随着雨水扩散至远方,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愁。

“泪痕不学君恩断”,这里的“泪痕”指的是因哭泣而留下的印记或伤痕,它象征着深刻的情感创伤。诗人通过“不学君恩断”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情感的割舍之痛,虽然外界可能已经不再关注这份感情,但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这份恩情依然如影随形。

最后,“拭却千行更万行”,则是对前述泪痕和断恩的一种抚慰或处理方式。拭却,是用布擦拭,去除污渍的动作。在这里,它不仅是物理上的清洁,更是心理上的自我治疗。诗人通过不断地抹去心灵深处的泪痕和创伤,试图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一行字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坚韧与对未来某种形式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段诗句是诗人在特定情境下,对过往美好记忆的一种深沉哀愁和不舍之情的抒发。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生动的意象构建,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灵独白。

收录诗词(3)

刘媛(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门怨三首(其三)

蝉鬓慵梳倚帐门,蛾眉不扫惯承恩。

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元]韵

边城柳

一株新柳色,十里断孤城。

为近东西路,长悬离别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

碧池萍嫩柳垂波,绮席丝镛舞翠娥。

为报会稽亭上客,永和应不胜元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山中喜崔补阙见寻

鹿袖青藜鼠耳巾,潜夫岂解拜朝臣。

白屋藜床还共入,山妻老大不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