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惟将冷眼看,病身药物不离丸。
七年尚及三年艾,一日其如十日寒。
却老有方须指授,觅心无处倩谁安。
春来是物争新巧,古井依然不作澜。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次韵玉汝春寒有感》。诗中以“世事”开篇,表达出对世间事物的冷静观察态度,接着点出自身因病而需依赖药物维持。通过“七年尚及三年艾,一日其如十日寒”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与不易,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却老有方须指授,觅心无处倩谁安”这两句则表达了对延缓衰老方法的渴望以及内心的迷茫与寻求,暗示了人对于生命意义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春来是物争新巧,古井依然不作澜”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春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而古老的井水依旧平静如初,寓意着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变动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不变的渴望。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新样惊看出洱河,九华光彩未云多。
时开王月春犹浅,会在公家岁独多。
云母障开星乱点,天机文断水微波。
九衢车马人人乐,不饮其如此夜何。
露浥红香湿未乾,绿阴深静护彫阑。
频来未许重门掩,色重谁将碎锦攒。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
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
白门柳色罢啼莺,归拥金莲院吏惊。
北地主人供案立,庐江太守傍车行。
家传易学无笺注,驿递诗筒有课程。
潇洒玉亭谁复到,竹间为认旧题名。
金门放钥夜朣胧,虎旅当关路仅通。
雨脚森森祗对越,镫光闪闪俨歌雍。
立殊陛楯人谁代,出后函关客正穷。
他日庙廊端委立,泥涂莫忘两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