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壬子谢吕马帅送蟹

八足横戈,一身衷甲,将军致尔来前。

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

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

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晴川。

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

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

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孟鲈鳊。

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翻译

八只脚横握武器,全身披挂铠甲,将军特地带来你面前。
呼唤童仆解开束缚,赶紧献上肥美的鱼肉。
同类在草地上横行,如今却成串地面临烹煮的厄运。
在荆江之上,没想到冬霜之后,风味竟如吴地一般。
晴朗的江边,千里之外,你分给我美味,感谢你的辛勤付出。
面对清香的枨酒和新酿,洗净腥气和尘埃。
这让我诗兴大发,思念之情全消,忘却了家乡的鲈鱼和鳊鱼。
品尝完美食,老饕我作诗赞美,这成了楚地佳话流传开来。

注释

戈:古代的一种长柄武器。
衷甲:全身披甲。
亟:急忙,赶紧。
泽虞鲜:肥美的鱼肉。
鼎镬:古代烹饪用的大型锅具,常指烹煮。
霜后:冬季之后,可能指季节变化。
勤拳:勤劳且诚恳。
香枨:一种植物,果实可做调料。
鲈鳊:两种常见的淡水鱼。
持螯:拿着蟹螯,指享用螃蟹。
老饕:美食家,贪吃的人。
楚乡:指楚国或楚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满庭芳·壬子谢吕马帅送蟹》。诗中描绘了一位将军身穿铠甲,手持戈矛,气势非凡。通过“呼僮解缚,亟荐泽虞鲜”几句,可以感受到将军英勇无畏的形象。随后的“族类横行草地,今骈首、鼎镬连连”则表现了战场上的激烈冲突和兵器交错的声音。

诗人通过“荆江上,不图霜后,风味似吴天”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战后的平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晴川。千里外,分甘遗远,多谢勤拳”则是诗人在感慨于战争的残酷与远离亲人的苦涩,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军送别之情意的感激。

最后,“对香枨新酒,一洗腥膻。慰我吟情归思,都忘却、张孟鲈鳊”表明诗人在宴饮中暂时抛弃了战场上的血腥和忧愁,心中的思念也随着酒意渐渐淡去。而“持螯了,老饕作赋,佳话楚乡传”则是诗人提笔为将军送别,留下美好的故事,在楚地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将军英勇形象和送别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丙午登多景楼和王总侍韵

浪拍金鳌,春浮铁瓮,气清天朗如秋。

江皋无事,飞盖强追游。

万顷蒲萄光里,风樯共、塔影悠悠。

人间事,年华似掷,一水与俱流。绸缪。

千古恨,纷纷离合,晋宋曹刘。

望长安何处,落照西头。

往事苍苔陈迹,夷吾在、吾属何愁。

清樽畔,谁能为我,一曲舞梁州。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瑞鹤仙.戊申初度自韵

百年过半也。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风儿渐凉也。

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田园暇也。矍铄哉、是翁也。

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休也。

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浮生梦也。

皇皇欲、奚为也。

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何妨也。

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押[马]韵

虞美人.己亥春

韶华只隔窗儿外。病起昏于醉。花开花落总相忘。

惟有梦随胡蝶、趁春忙。故园芳草应如旧。

只恨人消瘦。拟凭飞燕语归期。

拼却牡丹开了、有酴醾。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醉蓬莱(其三)灯前想像胜集,和韵

问前身应在,香醉山中,今存风烈。

佳夕招延,清论度飞屑。

玉斝盈盈,金英点点,标格侬家别。

好个凉天,更无滴雨,只欠些月。

菊客兰兄,纷纷侪辈,纵尔芬芳,输我高洁。

鼻观先知,羞取俗颜悦。

解后成欢,从容挹爽,何羡广寒折。

我有高吟,为君纪此,一段奇绝。

形式: 词牌: 醉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