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儿女神仙反自嫌。半生幽恨在眉间。

相思极尽转庄严。

春景写时三二月,花枝障得几重帘。

缠绵蕉萃一时兼。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梁鼎芬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儿女神仙反自嫌”,以夸张的手法,将女子比作既拥有神灵般的美丽,却又因内心的情感纠葛而自我嫌弃,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半生幽恨在眉间”一句,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眉宇间的忧愁与哀怨,仿佛所有的痛苦与遗憾都凝聚在了她的双眉之间,形象地展示了她情感世界的沉重与复杂。

“相思极尽转庄严”则揭示了女子虽然深陷相思之苦,但其情感的表达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庄严与高洁的姿态,这种情感的纯粹与高尚,让人感受到即使在痛苦中,也能保持心灵的纯净与高贵。

“春景写时三二月,花枝障得几重帘”两句,通过描绘春日里花开的美景,以及帘幕后的隐秘世界,营造出一种既明媚又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春景”不仅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喻了女子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花枝障得几重帘”则象征着女子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阂,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寻。

最后,“缠绵蕉萃一时兼”一句,以“缠绵蕉萃”(蕉叶上的露珠)为喻,表达了女子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如同露珠般短暂而珍贵。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情感的瞬间之美,也暗示了这种美虽短暂,却是真实且深刻的。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坚韧与美好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复杂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理解。

收录诗词(1136)

梁鼎芬(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和香.黄三出所藏元刊文信国集杜诗属题盖囗中作也感而赋此

正气歌成诗更烈。字字悲宫阙。石烂海枯心不歇。

谁得及、铮铮铁。一卷麻沙精妙绝。来历犹能说。

我欲读之喉更咽。君试看、斑斑血。

形式:

金缕曲(其一)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正是清秋节。极难忘、蕉轩蓉馆,旧时明月。

争道将军山林好,点笔阑干幽折。

有二妙、辞华无敌。

剪烛衙窗分题处,感庐陵心事如冰雪。

图画意,我能说。苔尘曾印霜禽迹。

笑几番、西风聚散,纸痕都碧。

绝似逍遥堂中事,写出当年轼辙。

试展卷、容颜犹昔。

雁语萧疏虫吟瘦,尽声声、递入帘前叶。

弹指过,又今夕。

形式:

金缕曲(其二)题志伯愚仲鲁兄弟同听秋声馆图

寥落平生意。任人间、纷纷筝阮,几曾如此。

一夜清霜中庭下,未算襟头酒泚。

但无数、城乌惊起。

丛木萧萧长空阔,问前身我可同青兕。

歌未歇,正狂醉。红蘅碧杜谁能比。

揽芳华、天涯正远,相思何地。

惟有幽林堪客隐,盛得几分秋气。

莫忘了、联床风味。

匹马频嘶斜阳外,看关河欲暮吾行矣。

临别语,望君记。

形式:

清平乐.病中答黄三

人生如客。死葬要离侧。万岁千秋谁料得。

那有是非黑白。数声水向东流。一弯月在西头。

欲说伤心何事,鸟啼花落休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