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黄茅岭至大哨作

崎岖不减夜郎西,春雨春风送马蹄。

寂寞山冈花烂漫,子规时杂鹧鸪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南天章的《自黄茅岭至大哨作》描绘了一幅边塞行旅图景。首句"崎岖不减夜郎西",以夜郎之地的险峻道路为喻,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遥远,暗含着旅途的艰辛和诗人坚韧的精神。次句"春雨春风送马蹄"则通过春雨春风的轻柔,反衬出行者在艰苦环境中的孤独与坚定,马蹄声在春色中显得尤为清晰。

后两句"寂寞山冈花烂漫,子规时杂鹧鸪啼"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寥。山冈上虽然花开烂漫,色彩鲜艳,但因地处偏远,无人欣赏,显得寂寞。而子规与鹧鸪的啼鸣,增添了自然的哀婉之音,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从黄茅岭到大哨的旅程中所经历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1)

南天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天津范自牧观察(其一)

怅望津门雁不归,尺书迢递雪霏微。

每怀甘旨尘生釜,岂为行吟带减围。

天地有情人落寞,云霄无路梦依稀。

山公应念遗孤幼,寄与愁心问绣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寄天津范自牧观察

有母常教独倚闾,显扬无计愧何如?

南溟鹤唳归华表,吴地冰霜逼岁除。

傥忆通门重启事,定教伏阙上遗书。

忠魂已化苌弘碧,雪涕君恩浩荡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五台山

昔人一览五台胜,谓可不须五岳游。

把诗令我神辄往,襆被欲发仍勾留。

那知山灵有深眷,衔命太原偿此愿。

见山已自开心颜,况复驱车到天半。

摩霄跨汉何嵷巃,呼吸直与精灵通。

疑是娲皇此炼石,化作五朵青芙蓉。

闻说东台特奇妙,拾级先登纵遐眺。

夜半涌出朱砂丸,海外天鸡犹未叫。

山僧复导过西台,举头正喜鸿蒙开。

阴睛凉暖变俄顷,飒然万里边风来。

遥指南台高几许,蹈虚蹑险如霞举。

上方历历见星辰,下界冥冥自风雨。

欲往北台更飘瞥,分明引入水晶窟。

阴崖高叠万古冰,幽涧长流千岁雪。

中台宛在山中央,云是文殊旧道场。

驯虎何曾避行客,伏龙犹自依空王。

飞泉宛转当檐落,注入清池长不涸。

镜中大可印禅心,惟见一泓开澹漠。

小憩刚逢梵课馀,妙香冉冉飘衣裾。

到此能令众缘息,只有夙好犹难除。

摄衣馀勇更一鼓,直上莲花岭头坐。

两丸日月足底生,百道烟霞腰下裹。

一峰万状难具论,诸山环侍犹儿孙。

置身合在最高顶,俯瞰一气浑无垠。

登高倘使心不猛,奇胜何由得全领。

从知万事须造巅,赖得兹游发深省。

朅来幸得公务闲,闲情暂寄水石间。

幽吟颇得清净理,遐赏适在清凉山。

却为王程难久住,摇鞭又入红尘去。

回看一片出山云,不识为霖向何处?

形式: 古风

题任城太白酒楼

子仪起汾阳,先生可以退。

季真归鉴曲,先生可以醉。

只有先生是独醒,故向长安酒家睡。

纵饮斯楼亦偶然,从之好事争流传。

我来何处呼谪仙,山空水冷月在天。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