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春烟

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

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

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

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

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

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鉴赏

这首《探春慢·春烟》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以“夹水楼台,峭寒城郭,平林浅蘸如画”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画卷中。水边的楼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静谧,城郭在寒气中更显清冷,而远处平缓的树林仿佛被轻柔的春烟轻轻蘸染,呈现出一幅如画般的美景。

接着,“似有还无,欲开仍合。腻住垂杨无赖”,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垂柳的柔美与娇态,仿佛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时隐时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诱惑。而“微雨空濛里,便忘了、踏青挑菜”,则通过一场细雨,巧妙地将人们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酿成十日春阴,牡丹芳意偷解”,春雨连绵,似乎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事,牡丹的芬芳悄然绽放,预示着春天的繁华即将来临。而“迢递板桥西畔,卷一桁碧波,银蒜高挂”,则通过板桥、碧波和高挂的银蒜,展现了春日里的一片宁静与祥和,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雁趁疏钟,鸦抛残墨,盈望乱山暮霭”,黄昏时分,大雁随着稀疏的钟声南飞,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投下斑驳的影子,远处的群山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暮霭之中,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最后,“好是愁人也,渐暝入、碧纱窗外。甚日归来,淡痕扫上眉黛”,诗人以“愁人”的视角,表达了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归来的期盼,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疏影.春露

海棠庭榭,看黄昏月上,凉玉微泻。

夺得燕支,獭髓和匀,风容十倍轻冶。

画栏不觉罗裙涴,只怪道、寒添今夜。

滑盈盈、一道苍苔,银砌等闲休下。

瓶窦井华新汲,起来对宝镜,蛾绿新写。

小朵斜簪,秾艳未干,便觉鬟云低亚。

洛妃无语凌波远,见说弄、明珠盈把。

但凭伊、散入花间,莫上相思鲛帕。

形式: 词牌: 疏影

河传.春去

春去。何处?雨溟濛,深径莺啼乱红。

二十四番花信风。惺忪。海棠愁正浓。

遥想翠楼天共远。肠欲断。春绪随春换。两相思。

春不知。不知。含情当语谁?

形式: 词牌: 河传

湘月.梅花

素琴膝上,悄偎人寒玉,疏影帘际。

渐近春宵三九后,月色便多欢喜。

绿萼分携,蜡书不到,梦里江南水。

绮窗微雪,不知此日开未。

孤负湖上青山,疏枝冷蕊,正东风初试。

鹤病新苏,可耐得、冻石清泉滋味。

词笔粗疏,笛家哀怨,心绪都难寄。

无人林下,一双翠羽飞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湘月.送朱石禅归长沙

岳云如画,记苍莨谷里,曾种丛竹。

老鹤归来,那见我两鬓丝丝新绿。

杜若寒沙,蘼芜晓露,梦断平汀曲。

数重山色,几回写入横幅。

输与一叶归舟,湘湾卅六,漾文波如毂。

雪底孤篷,可记得、前夜同烧银烛?

酒渍青衫,歌翻绛树,别恨连番触。

梅花无语,满林静缀寒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