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带花

青春何处风光好,帝里偏爱元夕。

万重缯彩,构一屏峰岭,半空金碧。

宝檠银釭,耀绛幕、龙虎腾掷。

沙堤远,雕轮绣毂,争走五王宅。

雍容熙熙昼,会乐府神姬,海洞仙客。

拽香摇翠,称执手行歌,锦街天陌。

月淡寒轻,渐向晓、漏声寂寂。

当年少,狂心未已,不醉怎归得。

形式: 词牌: 御带花

翻译

青春的美好时光在哪里呢?京城特别偏爱元宵节的夜晚。
无数华丽的绸缎和色彩,如同山岭般构建出一幅壮观的画卷,半空中闪烁着金色和碧绿的光芒。
珍贵的灯架和银灯,照亮了深红色的帷幕,仿佛有龙虎在其中跳跃舞动。
远处的沙堤上,装饰华丽的车辆络绎不绝,竞相驶向五王府。
白天的繁华热闹,宫中宴会汇集了乐府的女神和海洞的仙人。
人们手持香气,身披翠绿,相伴而行,歌唱在锦绣大街和天际小道。
月色清淡,夜渐渐深了,滴漏的声音悄然寂静。
年轻时的我们,那份狂放的心还未消减,不喝醉怎能回家呢?

注释

风光:美好的景色。
帝里:京都。
元夕:元宵节的夜晚。
万重:无数。
宝檠:珍贵的灯架。
漏声:古代计时器滴水的声音。
狂心:年轻人的豪放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御带花》,描绘了元宵节京城的繁华景象和欢乐气氛。诗人首先赞美了元夕(上元节)在帝都中的独特魅力,繁复的丝织品如同山岭般构成华美的背景,金碧辉煌的装饰令人目眩。夜晚,华丽的灯笼和烛光在深红的帷幕上闪烁,仿佛龙虎在腾跃,热闹非凡。贵族们乘坐装饰精美的车驾,竞相前往五王府参加盛大的庆祝活动。

白天,宫廷内外洋溢着和谐与欢乐,乐府的神姬和海洞的仙客共聚一堂,人们手挽手唱歌,漫步在锦绣的街道上。随着夜色渐淡,寒气微轻,漏壶的声音在清晨变得寂静。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狂放不羁,感叹如果不尽情畅饮,怎能尽兴而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宋朝元宵节的盛世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越溪春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

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归来晚驻香车。

银箭透窗纱。有时三点两点雨霁,朱门柳细风斜。

沈麝不烧金鸭冷,笼月照梨花。

形式: 词牌: 越溪春

感庭秋/撼庭秋

红笺封了还重拆。这添追忆。

且教伊见我,别来翠减香销端的。

渌波平远,暮山重叠,算难凭鳞翼。

倚危楼极目,无情细草长天色。

形式: 词牌: 撼庭秋

摸鱼儿

卷绣帘、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

对小池闲立残妆浅,向晚水纹如縠。凝远目。

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倚阑不足。

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

可惜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

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

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

佳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