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韵答徐闇公

穷途长日更难消,剩有图书伴寂寥;

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

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

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孤寂与坚韧。首句“穷途长日更难消”描绘了诗人困厄之时,漫长的日子更加难以打发,显示出其内心的苦闷。接着,“剩有图书伴寂寥”表达了他以读书排遣孤独,寄托精神。

颔联“伯业徒看秦望气,客愁似潟广陵潮”运用典故,秦望山象征着前朝的遗志,广陵潮则比喻无尽的客愁,暗示自己虽有壮志,却无法施展,只能看着它消逝,如同潮水般无法阻挡。

颈联“共歌丛桂山中发,谁识焦桐爨下烧?”通过“丛桂”和“焦桐”这两个意象,表达诗人即使在山林中独自歌唱,无人理解其才华,也甘愿像烧焦的桐木一样,默默承受生活的煎熬。

尾联“潦倒未应犹倔强,文人久已学承蜩”揭示了诗人的坚韧性格,即使生活潦倒,也不失傲骨,表示文人已经学会像古人那样,执着于理想,即使面临困境,也要坚持下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张煌言在逆境中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坚守。

收录诗词(504)

张煌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字:玄著
  • 号:苍水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620—1664年

相关古诗词

舟中听雨分得「长」字

小雨江天倍渺茫,翩然有客度鸣榔。

坐来知己忘觞薄,话到英雄看剑长。

残角分明悲渤海,孤篷辗转忆潇湘。

相怜身世真飘泊,岂为春风欲断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姚兴公、万美功过访陈齐莫小酌

回首乡关北海滨,南来犹见故乡人。

君因久客翻为主,我亦同仇况比邻。

八载沧桑愁欲老,一樽清酒话相亲。

共悲吴楚烽烟急,太史占星正聚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万美功还越,时其弟静斋将赴行在

今弟将南迈,元方又北征;

炎荒万里节,越绝一归旌。

欲聚非麋鹿,难分是鹡鸰。

祗应山鬼语,但见送人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沈彤庵阁学舣舟南日山,遭风失维,不知所之;虽存亡未卜,余犹望其来归也

昨夜惊涛势转雄,孤帆何处御长风?

沃焦不信胶舟解,博望初疑银汉通。

欲问冯夷愁莫应,倘成精卫恨何穷!

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