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漕宇八景(其二)巽堂

燕嬉各异处,君子时以居。

虚堂背治开,面直东南隅。

林峦照几席,花木纷庭除。

委蛇外不烦,浩荡中有馀。

雄雄台府间,寂若山中庐。

美景开宴觞,清谈会宾裾。

孰穷吏隐趣,但见民情舒。

鄙夫不知要,仆仆困簿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场景,通过“利州漕宇八景(其二)巽堂”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冯山对自然与官府生活独特而深刻的感悟。

首先,诗中的“燕嬉各异处,君子时以居”,以燕子在不同地方嬉戏,象征着君子在不同的场合或环境中都能保持从容自得的态度。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君子品格的赞美。

接着,“虚堂背治开,面直东南隅”,描述了建筑布局的独特之处,虚堂背对着治理的中心,面向东南角,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了空间布局的巧妙,也暗示了与世无争、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林峦照几席,花木纷庭除”,描绘了室内环境的雅致,窗外是连绵的山峦和繁茂的树木,室内则布置着花木,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里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委蛇外不烦,浩荡中有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室内依然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宽广。这种内外兼修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雄雄台府间,寂若山中庐”,将官府与自然景象进行对比,虽然身处官场,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如同置身于山林之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美景开宴觞,清谈会宾裾”,描绘了宴饮与交谈的场景,美景与佳肴相得益彰,高雅的谈话汇聚了宾客,展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文化修养。

最后,“孰穷吏隐趣,但见民情舒”,表达了诗人对“吏隐”(官员隐居)生活的赞赏,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了解并满足民众的需求,展现出诗人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冯山对自然、生活、官场以及人性的独到见解,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利州漕宇八景(其三)桐轩

幽轩处清奥,前有双桐起。

婆娑势初合,修耸意未已。

叶分竹岩路,根渍石沼水。

秋声动素琴,晓影覆斋几。

主人相对乐,性静穷物理。

纯音藏未兆,孤干直不倚。

安得千仞禽,来哉共栖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利州漕宇八景(其四)柏轩

昔时柏未栽,榜杏为轩名。

柏今已可爱,题柏轩始清。

贤者安厥居,中怀渺无营。

日来对柏坐,心适眼自明。

草经谢今说,寄意遗俗声。

落落守岁寒,常恐为柏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利州漕宇八景(其五)竹轩

翠筠清人心,愈少愈可爱。

风骚静中得,一室处以泰。

北轩隐吟几,复与此君对。

泯默追古意,萧森散秋籁。

淡薄世鲜味,俛仰谁与会。

七贤非吾徒,心犹有名在。

形式: 古风

利州漕宇八景(其六)山斋

层层梯巉岩,步步出杳茫。

何人破峰臆,碧瓦临疏篁。

聊休邈回睇,人物分毫芒。

惟见台府雄,三轩郁相望。

不知身从来,但觉凌空翔。

穷高自兹始,宝峰磨苍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