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端发于此故以二颂为报(其一)

山川围宴坐,日月转庭隅。

般若寻常事,如来卧起俱。

多闻成外道,只是守凡夫。

欲听虚空教,须弥作鼓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山水环绕着我们的静坐,日月在庭院的一角轮转。
智慧如同日常之事,如来佛祖的起卧皆是如此。
广博的知识可能导致偏离正道,只是平凡人的执着。
想要聆听空中的教诲,须弥山也要当作击鼓的槌子。

注释

山川:自然界的山河。
围宴坐:环绕着我们的静坐之地。
日月:太阳和月亮。
转庭隅:在庭院的一角移动。
般若:智慧。
寻常事:日常之事。
如来:佛教中的佛陀。
卧起俱:起卧都一样。
多闻:广博的知识。
外道:偏离正道的信仰。
守凡夫:执着于世俗。
欲听:想要聆听。
虚空教:空中的智慧教诲。
须弥: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大山,象征极大。
鼓桴:击鼓的槌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明叔惠示二颂云见七佛偈似有警觉乃是向道之端发于此故以二颂为报(其一)》。诗中描绘了山川环抱下的静谧场景,日月在庭院中流转,展现出自然界的宏大与时光的流转。诗人将"般若"(智慧)和"如来"(佛教中的至高存在)视为日常生活中的寻常之事,强调了佛法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生活的智慧。

"多闻成外道"一句,批评了仅仅追求广博知识而忽视内在修行的人,认为这样容易偏离正道。"只是守凡夫"则指出那些固守常规,未能超越世俗之人。最后,诗人提出要聆听空性的教诲,必须要有如须弥山般的宏大心胸,作为听取智慧声音的鼓槌。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佛法精义的理解以及对修行者的期许,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禅意和哲思。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河舟晚饮呈陈说道

西风脱叶静林柯,浅水扁舟阁半河。

落日游鱼穿镜面,中秋明月涨金波。

由来白发生无种,岂似青山保不磨。

胜事只愁樽酒尽,莫言争奈醉人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范蜀公挽词二首(其二)

公在昭陵日,文章近赤墀。

空嗟伏生老,不侍迩英帷。

去国几三虎,闻韶待一夔。

谁言盖棺了,新乐锁蛛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范蜀公挽词二首(其一)

信道虽常尔,知人乃独亨。

书林身老大,谏纸字敧倾。

鳌去三山动,人危五鼎烹。

保全天子圣,几杖送馀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诗一首

石磴层层鸟道斜,仙家楼阁锁烟霞。

丹砂已化黄金鼎,玉洞犹开白鹤花。

铁简有云神永护,金钟无韵鬼曾楂。

洞天福地阴阳合,胜事留传岂浪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