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屋清阴未苦浓,天教头角破苔封。
明朝一一青云上,谁信山中有八龙。
这首元代诗人廖大圭的《八笋》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首句“我屋清阴未苦浓”,写出了屋前竹林的疏影斑驳,竹阴并不过于繁密,透出一股清幽之气。次句“天教头角破苔封”,则以“头角”比喻竹笋破土而出,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笋冲破青苔封锁,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两句“明朝一一青云上,谁信山中有八龙”,寓意深远。诗人将竹笋比作“八龙”,象征着未来的潜力和希望,暗示这些竹笋明日将会直插云霄,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同时,这八个龙一般的竹笋在深山之中,也暗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赞美了竹子的坚韧与生机,寄寓了诗人的人生理想和期待。
不详
大圭,姓廖氏。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晋江有金钗山,其《募修石塔疏》云:「山势抱金钗,耸一柱擎天之雄观;地灵侔玉几,睹六龙回日之高标。」一时传诵。同时有守仁,字一初,富阳人。亦号梦观,有《梦观集》六卷。洪武间,徵授右善世,诗见《列朝诗集》中,而曹能始《石仓诗选》合为一人,误也
天子临轩遣老臣,亦忧涂炭远方民。
秖应三载清如水,不涴天南一点尘。
近日清声不及初,使君心事果何如。
卢公只作桃源县,三载犹同一下车。
斗米而今已十千,几人身在到明年。
谯门有粥如甘露,活得操瓢死道边。
经年不见大田秋,卖尽犁锄食养牛。
傥有后来耕种日,一时相顾更多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