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和施耐公六十初度见赠之作并次原韵(其一)》。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联“十年前已抱冬心,遁迹归山悔不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十年生活状态的回顾与反思。十年前,他或许已经萌生了对世事的淡泊之心,选择隐居山林以求心灵的宁静。然而,他感叹自己未能更早地深入山林,彻底摆脱尘世的纷扰,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完全实现内心追求的遗憾。
颔联“铸错九州重聚铁,励清四畏再辞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生中的错误比作铸错的铁器,需要通过重新熔炼来获得新生;同时,也强调了面对人生的四大畏惧(即生、老、病、死),要保持内心的清明,勇于放弃物质的诱惑,追求精神的纯净与自由。
颈联“耐寒久中烟霞疾,忍饿毋为富贵淫”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在严寒中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饥饿面前,不为富贵所动,保持内心的纯净,拒绝被物质欲望所侵蚀,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尾联“彻夜梅花枝上月,澄心自證去来今”以梅花与明月为象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洁的画面。彻夜的梅花与枝头的明月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更是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清明。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