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历史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归宿与价值选择。诗人借贾谊被贬和严光隐逸的故事,表达了对忠义与避世不同选择的思考。贾谊忧国忧民而遭贬谪,象征着忠诚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严光避世隐居,则是对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另一种解读。诗人自比为“甘心长抱荆山璞”,意指坚守内心的纯洁与真实,不为外物所动,同时又感叹为何还要追求虚幻的象罔珠,即世俗的名利地位。最后两句“冷眼静观时世变,始知忠义寄刀屠”则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洞察,以及对忠义精神在现实中的困境与挑战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抉择及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