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一)

苍翠一丛湘岸色,问僧求得不嫌多。

重移砌畔新栽石,旋斸庭中旧种莎。

诱引吟情终不尽,装添野景更无过。

明年新笋成林后,袅袅长竿拂树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湖岸边一片翠绿的颜色,向僧人询问能否多得一些。
我将新石头移到石阶边,又挖出庭院中的莎草重新种植。
这些景致激发我无尽的诗兴,增添了野外景色的韵味。
等到明年竹笋长成树林,细长的竹竿会轻拂树梢。

注释

苍翠:形容颜色翠绿,生机勃勃。
湘岸:指湘江岸边,湘江是中国南方的河流。
砌畔:石阶旁边。
旋斸:立即挖掘,形容动作迅速。
莎: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吟情:诗歌创作的情感。
野景:自然景色。
新笋:刚出土的竹笋。
袅袅:形容竹子细长的样子。
树柯:树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无尽的情感和对诗艺的追求。"苍翠一丛湘岸色,问僧求得不嫌多"表明诗人在湘江岸边发现了一片浓绿的树木,询问过路的僧侣,得到满足而非太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欣赏。"重移砌畔新栽石,旋斸庭中旧种莎"则展示了诗人在园中经营布置,移植新的石头,修剪旧有的草木,以期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这也反映出诗人的细心和对艺术创作的投入。"诱引吟情终不尽,装添野景更无过"则透露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之间,无所谓尽,且总能在大自然中找到新的素材。"明年新笋成林后,袅袅长竿拂树柯"这一句则描绘了未来新生的竹子将会形成一片森林,而诗人又用长竿轻抚树枝的动作,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以及与大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艺术追求。在这静谧而生动的画面中,诗人的内心世界得以尽情延展。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二)

春早移来渐渐芳,童儿盗笋最须防。

清阴羃羃低笼槛,翠影森森半出墙。

今对小窗殊不厌,长侵幽径亦何妨。

十篇嘉句形褒咏,多谢高才秘阁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三)

北就墙阴创小栏,小栏非窄亦非宽。

何须渭水誇千亩,且对萧斋种百竿。

春笋屈盘穿砌出,夜枝交戛入窗寒。

谁能携妓东山去,垂老区区学谢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齿疾未平灸疮正作新诗又至奇韵难当暗忍呻吟强思酬和别披小简盖念短才更竭病怀甘输降款(其五)

一簇檀栾爱者多,朝昏赏玩意如何。

北轩小槛方栽植,东观新诗已咏歌。

啼鸟恋枝长懒去,邻僧为尔数来过。

丛边若有东流水,堪看清阴照绿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修竹百竿才欣种植佳篇五首旋辱咏歌若无还答之言是阙唱酬之礼恭依来韵以导鄙怀调下才卑岂逃嗤诮(其五)

移得修篁带嫩苔,欲教相夹小桃开。

何须一一依行种,但要疏疏满槛栽。

枝上挂衣闲就枕,影中铺簟好持杯。

蓬丘仙客偏怜尔,应为幽丛数数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