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仍原韵四首(其三)

一望条条失翠衣,武昌门外是耶非。

高楼不忆封侯远,邮驿还愁过马稀。

十里湖边莺绝唤,六桥池畔燕无飞。

谁家羌笛声声怨,吹到残更客梦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深沉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实的感慨。首句“一望条条失翠衣”以“失翠衣”形象地描绘了眼前景物的凋零之态,仿佛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已随时间流逝,化为虚无。接着,“武昌门外是耶非”一句,既是对地点的点明,也暗含了对过往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模糊感,引发读者对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深思。

“高楼不忆封侯远,邮驿还愁过马稀”两句,通过对比高楼与邮驿的不同心境,反映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高楼或许曾是权力与荣耀的象征,但如今却不再怀念那遥远的封侯生涯;而邮驿则因过往的繁忙与热闹,如今却因行人稀少而感到愁苦。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世事的无常。

“十里湖边莺绝唤,六桥池畔燕无飞”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荒凉,莺鸟的绝迹与燕子的消失,象征着生机的消逝,同时也预示着某种哀伤与失落的情绪。最后,“谁家羌笛声声怨,吹到残更客梦违”以羌笛的哀怨之声收尾,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羌笛的声音在夜深人静之时响起,似乎在诉说着无法言说的悲痛与无奈,而“客梦违”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怀旧情绪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170)

朱晓琴(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题仍原韵四首(其四)

笑尔无情不足怜,枝枝空自向朝烟。

徒增老眼看如雾,纵使长腰舞异绵。

彭泽飘零悲往日,章台萧瑟过当年。

从来离恨原难系,送尽行人绿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吹台

登临愁绪此时开,耸出巍巍古吹台。

四野遥青浮几上,一泓泛绿入帘来。

当头且喜风光接,放眼先瞻云影回。

自愧才非唐李白,漫登高顶醉花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锄菊

暂学乡农手自培,不嫌荷重独徘徊。

移来彭泽当年种,删去柴桑旧日栽。

鸦嘴试敲松径石,鹤翎斜插竹间苔。

清芬从此年年有,好景难忘酒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赠菊

为爱名花着意忙,一枝赠我过银塘。

耐寒如许留佳色,寄傲何妨到晚香。

浑似明珠堪解佩,岂同宝剑漫遗囊。

斋头供对怡然甚,自得幽芳俗虑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