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狂言五首(其五)

故园陈墟太昊祠,腊雪消后融春泥。

韭芽苣甲初出土,春槃饤斗如棼丝。

里闾经过厌此物,糖䭔寒具方交驰。

江南鱼稻岂不美,长年谪居长土思。

形式: 古风

翻译

故乡的废墟上立着太昊祠,腊月的雪融化后化作春泥。
韭菜和莴苣的嫩芽刚刚破土而出,春盘中的食物堆积如乱麻般密集。
乡亲们对这些早已厌倦,糖糕和寒食正交替出现。
江南的鱼米难道不美味?但我长久被贬在此,心中满是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故园:故乡。
墟:废墟。
太昊祠:古代祭祀远古帝王的庙宇。
腊雪:冬至后的雪。
融:融化。
韭芽:韭菜的嫩芽。
苣甲:莴苣的嫩叶。
出土:从土壤中生长出来。
春槃:春天用来盛放食物的盘子。
饤斗:堆积如山。
里闾:乡里邻里。
厌此物:对此感到厌倦。
糖䭔:糖糕。
寒具:寒食节的传统食品。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鱼稻:鱼和稻米。
长年谪居:长期被贬谪居住。
长土思:长久地思念故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充满了对故土的怀念和生机勃发的生动画面。从“故园陈墟太昊祠”开始,诗人描绘了一幅旧时庭院在雪后初显出的萧瑟图景,其中“太昊祠”指的是古代帝王庙宇中的神灵,可能是用来表达对过去的敬仰和怀念。接下来的“腊雪消后融春泥”,则是对冬去春来的转变进行了生动的刻画,雪化为水,春意渐浓。

随后的“韭芽苣甲初出土,春槃饤斗如棼丝”展示了早春植物萌发和生长的情景。韭菜、苣苔等春季蔬菜初次从泥土中探头,表现了生命力旺盛的一面;而“春槃饤斗如棼丝”则形象地描绘出早春树木的嫩枝交织成网状,生机勃发。

在“里闾经过厌此物,糖䭔寒具方交驰”中,“里闾”指的是村落之间的小路,“过厌”意味着诗人对这些景象有了新的认识和情感。“糖䭔”可能是指某种食物或农事,“寒具”则表明春天的气候仍然带有一丝凉意。最后一句“方交驰”,形容的是田间耕作的声音,显示出一个活跃的农业生产景象。

接下来的“江南鱼稻岂不美,长年谪居长土思”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光的赞美和自己的流离失所之感。这里,“江南鱼稻”描绘出一个物阜民丰、生机勃发的画面,而“岂不美”则是对这景象的深切赞叹。最后,“长年谪居长土思”,诗人表达了自己长时间漂泊他乡,对故土的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故园和江南风光的深情表达,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新生的喜悦,也有对过往的怀念和流离中的苦涩。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雪中狂言五首(其四)

请说吾乡人种麦,漫山亘野顷千百。

北风寒严大泽乾,一腊何啻见三白。

春泥冰消土脉动,垄亩渐纵牛羊迹。

街头作饼大如槃,一岁衣食事已毕。

形式: 古风

雪中狂言五首(其三)

我家中州食嗜面,长罗如船硙如电。

烂银白璧照中厨,膳夫调和随百变。

江乡种麦几数粒,强进腥鱼蒸粝饭。

雪深麦好定丰登,明年一饱偿吾愿。

形式: 古风

雪中狂言五首(其二)

今春齐安大疾疫,闾里老弱死籍籍。

篾绳芦席肩两夫,绕郭累累瘗千百。

玄冥一日行正令,疠气入地应千尺。

异乡身健百不忧,有钱但知沽酒吃。

形式: 古风

雪中狂言五首(其一)

江乡密雪常在春,异哉今腊已再白。

风严无声掠树过,茅檐飞霰鸣策策。

老农饱食莫畏寒,天意在汝田中麦。

我虽无田助尔喜,来岁不忧汤饼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