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钓台三贤堂

辍帆谒肖像,衣冠非汉俦。

翩翩挂佛幡,小椟求香油。

庸衲资诳惑,良为先生羞。

后来跻两贤,几与逆祠侔。

扁堂失本旨,贻诮何时休。

盍归白而长,是正兹谬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停下船去拜谒画像,穿戴并非汉人的款式。
他轻盈地挂着佛幡,用小盒祈求香油。
平庸的僧人用欺骗迷惑人,这实在让先生感到羞耻。
后来他的地位与两位贤者相当,几乎与叛逆祠庙相提并论。
简陋的厅堂失去了初衷,何时才能停止这样的指责?
何不回归纯洁,纠正这种长久以来的错误呢?

注释

辍帆:停下船。
肖像:画像。
衣冠:穿戴。
非汉俦:非汉人的款式。
翩翩:轻盈的样子。
挂:挂着。
佛幡:佛旗。
小椟:小盒子。
求:祈求。
庸衲:平庸的僧人。
资:用以。
诳惑:欺骗迷惑。
先生:指被提及的人。
羞:感到羞耻。
两贤:两位贤者。
逆祠:叛逆祠庙。
扁堂:简陋的厅堂。
失本旨:失去初衷。
贻诮:引起指责。
何时休:何时停止。
盍:何不。
归白而长:回归纯洁并长久保持。
是正:纠正。
谬悠:错误长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采伯题于钓台三贤堂的作品,通过对三位贤者的描绘,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评和对回归正道的呼吁。首句“辍帆谒肖像”描绘了来访者停下船只为瞻仰肖像,暗示了对人物的敬仰。然而,“衣冠非汉俦”则指出这些肖像并非汉代人物,暗示了可能存在的误解或不实之处。

接着,“翩翩挂佛幡,小椟求香油”描述了人们挂着佛幡,以小盒求取香油,可能是在举行某种宗教仪式,但诗人认为这种行为并不符合先贤的精神。“庸衲资诳惑,良为先生羞”批评了那些借机欺骗的人,认为这有损于先贤的名誉。

“后来跻两贤,几与逆祠侔”进一步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甚至接近于对反面人物的崇拜,与真正的贤者相提并论,这是对历史记载的偏离。“扁堂失本旨,贻诮何时休”强调了三贤堂初衷的丧失,这样的错误何时才能停止?

最后,“盍归白而长,是正兹谬悠”劝告人们应该回归正道,纠正这种长久以来的谬误,使三贤堂恢复其应有的意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讽刺和批评,表达了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以及对文化传承的严肃态度。

收录诗词(2)

谢采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来邻里悉不记,未免惊呼问桑竹。

形式: 押[屋]韵

答赵生红梨花诗

本分天然白雪香,谁知今日却浓妆。

秋千院落溶溶月,羞睹红脂睡海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谢三井山祷雨二首(其一)

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

蘋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

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湖上

杜鹃呼我我归休,陆有轻车水有舟。

笑杀西湖湖上客,醉生梦死恋杭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