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调名.闺怨词

苦汝临期话别,与君挽手叮咛。

归期誓约十馀朝,去后又经三四月,鱼沉雁杳,空倚著六曲阑干。

凤只鸾孤,谩独宿半床衾枕。

欲寄花牌传密意,奈无黄耳堪凭。

待修锦字诉离情。

形式:

翻译

在分别之际,我深深苦涩地与你道别,紧紧握住你的手,叮嘱不停。
我们曾约定归期在十几天后,但你走后又过去了三四个月,鱼儿沉入水底,大雁消失无踪,我只能空对着曲折的栏杆思念。
如同孤凤独鸾,我独自躺在床上,满心孤寂。
想通过花牌传递我的心意,可惜没有像黄耳那样的信使可供依赖。
我打算写一封锦绣书信倾诉离愁别绪。

注释

苦汝:让你感到痛苦。
临期:即将来临的时候。
话别:告别谈话。
挽手:牵手。
归期:归来的日期。
十馀朝:十多天。
去后:你离开之后。
鱼沉雁杳:鱼雁不再来信。
六曲阑干:弯曲的栏杆。
凤只鸾孤:比喻夫妻分离,只剩一人。
谩独宿:徒然独自度过。
半床衾枕:半张床铺和枕头。
花牌:古代传递信息的卡片。
密意:秘密的心意。
黄耳:古代送信的神犬。
锦字:精致的书信。
诉离情:倾诉离别的感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希真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已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开篇“苦汝临期话别,與君挽手叮咛”两句,描绘了一种深情的告别场景,表达了临行前的依依不舍。"归期誓约十馀朝"则透露了诗人对重逢之期的承诺和期待。

然而,这份期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遥不可及,"去后又经三四月,鱼沉雁杳,空倚著六曲阑干"。这几句通过“鱼沉雁杳”形象化地表达了通信不便、音信隔绝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深。

接着,“凤只鸾孤,谩独宿半床衾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自入睡时的孤单和失意。"欲寄花牌传密意,奈无黄耳堪凭"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信物传递内心的深情,却又感到无从着手的无奈。

最后,“待修锦字诉离情”预示了诗人将会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期待着能够与远方的人重新建立联系。这一系列的描写和抒发,不仅展现了古代通讯不便所带来的情感隔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收录诗词(2)

朱希真(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秋娘。建康朱将仕女。年十六,嫁同邑商人徐必用。后必用久客不归,希真作闺怨词,有名于时

  • 籍贯:

相关古诗词

山月池

池底看明月,明月在山头。

清光连上下,分作两轮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菊坡

口有绮语债,长咏菊坡诗。

最好重阳景,鸡肥酒熟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集英殿下初登第,神虎门前便挂冠。

形式: 押[寒]韵

拜于湖张状元墓留题

瘦马踏乱山,盘折度村坞。

处处花柳明,耕锄遍垄亩。

麦苗见肤寸,拳屈方出土。

乃知去夏旱,布种坐迟暮。

夏租竟如何,未免催迫苦。

投鞭扣萧寺,来谒张公墓。

再拜拭泪行,畴昔感知遇。

盛年厌纷华,骑鲸上天去。

校雠三洞章,飞仙自俦侣。

笑唾人间世,一品竟何补。

世人患死生,未究死生故。

是生本不灭,来往若寒暑。

休矣勿复言,僧窗睡春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