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州诗二首(其一)

湘南湘北水悠悠,佳处中间冠十州。

楚客离骚收不尽,唐人题跋尚分流。

我来江上重寻日,景入诗中为点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湘南湘北的江水流淌悠长,最美的地方位居十州之首。
楚地的诗人屈原的情感难以尽收,唐朝人的诗词评注仍有分支流传。
我来到江边重访旧日时光,眼前的景色令我诗兴大发频频点头。

注释

湘南湘北:湘江流域的南北部。
佳处:最美的地方。
冠十州:排名第一的地方。
楚客:指楚地的诗人,如屈原。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唐人:唐朝的人。
题跋:对诗词的评注或题写。
江上:江边。
寻日:重访过去的时光。
景入诗中:景色激发了诗情。
点头:表示赞赏或赞同。

鉴赏

这首宋代谭申的《潭州诗二首(其一)》描绘了湘江两岸的壮丽景色和深远的文化底蕴。首句“湘南湘北水悠悠”,以湘江的宽广和水流的悠长,展现出湘江流域的辽阔与宁静。接着,“佳处中间冠十州”赞美了潭州(今长沙)地理位置的优越,被誉为十州之首,体现了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楚客离骚收不尽”引用屈原的《离骚》,暗示潭州历史的深厚,承载着楚文化的精髓,而“唐人题跋尚分流”则进一步强调了潭州作为文人墨客聚集地,历代诗人留下的丰富题咏,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

最后两句“我来江上重寻日,景入诗中为点头”,诗人表达自己亲自来到江边,被眼前的美景触动,仿佛这些景色都在诗中点头认同,表达了对潭州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融合了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展现了潭州独特的魅力,是一首富有韵味的山水诗篇。

收录诗词(2)

谭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二)

净亭亭。步盈盈。蝉影明绡傅体轻。水边无限情。

翠尊倾。翠鬟倾。归去如何睡得成。西风吹酒醒。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长相思(其一)

去路遥。归路遥。灯月光中立小桥。魂萦紫玉箫。

风萧萧。雨萧萧。此夜相思空寂寥。梅花落丽谯。

形式: 词牌: 长相思

江城子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春江骤涨,晓陌微乾,断云如梦相逐。

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

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燕飞独。

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

尽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

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