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风台

秉钺归来士若林,登台何故泣沾襟。

应缘信布成枭首,可但风云感伯心。

天入砀间佳气尽,亭临泗上碧流深。

三侯章在谁歌得,击筑儿童振楚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手持权柄的将领凯旋,士兵如林般归来,为何登上高台却泪湿衣襟。
或许是因传播信念导致敌人首领被斩首,怎能不令风云也为之感动,忆起伯夷之心。
天空中的祥瑞之气在砀山消失殆尽,亭子坐落在泗水边,碧波荡漾,深邃无比。
那描绘三公功绩的诗篇,又有谁能吟唱?只有孩子们击筑,奏出激昂的楚地乐音。

注释

秉钺:手持斧钺,象征军事权力。
枭首:斩首,指军事胜利或惩罚。
伯心:指伯夷的高尚节操,此处可能暗指忠诚和牺牲。
天入砀间:形容天空中的景象。
三侯章:可能指古代歌颂功臣的诗歌或典故。
击筑:古代乐器,类似筑琴,用于伴奏歌唱。
楚音:楚地的音乐风格,可能暗指故乡或某种文化传统。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歌风台》描绘了一位将领归来的场景,台上的他面对群臣,却为何泪流满面。诗人推测他的泪水可能源于对过去的反思,因为他的诚信举措导致了某些人的不幸,但他仍然像伯夷那样坚守原则,感动了风云。台下的景象也令人感慨,天际的祥瑞之气似乎随着他的归来而消散,泗水边的亭台则映照着深深的碧波。最后,诗人提出疑问,那曾经的功绩和荣耀,如今又有谁能像当年的儿童般击筑高歌,重现楚地的慷慨之音呢?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忠诚与历史记忆的沉思。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钱君瑜归嘉禾

海东有孤鹤,玉羽青冥间。

冲风扬黄尘,吹落蓉城山。

蓉城何寥廓,山木多高寒。

石泉翳荒藓,饮啄常苦艰。

矫首复南飞,凉秋生羽翰。

愿随鸿鹄游,不共鸡鹜餐。

嗟尔不群志,全身良独难。

远避鹰与鹯,近防弋与弹。

仙机纵不误,云路终漫漫。

形式: 古风

送顾伯玉麻阳簿

放州清江闸,及此新雨凉。

故人得邂逅,好语倾肺肠。

惜哉廊庙器,漂泊落湖湘。

前途阻勋业,末技呈词章。

营营百年短,浩浩万古长。

共惜天下宝,得志无相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麻姑山道人

麻姑一女子,处处有仙坛。

地古留遗迹,君今住此山。

流泉清涧底,落日乱峰间。

闻有蔡经者,时时得往还。

形式: 五言律诗

送黄子高如泰州谒朱南伯

采采江蓠步石涧,东望海堤青不断。

故人泮上谁饮酒,尺素不来鱼尾短。

黄子卓荦文更奇,命驾千里赴相思。

长江凫雁不足数,旷野虎兕将何之。

景德寺前读书阁,彦国九原不可作。

寄声故人加餐食,昨夜秋风淮水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