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七)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盛夏时节,田里的农活结束了,养蚕缫丝的事也告一段落了,别的妇女开始休息了,而她还要继续继续辛辛苦苦地干活。
骄阳酷暑里,她正在整理葛布衣服,准备给出门在外的丈夫寄去。

注释

田蚕:耕田和养蚕缫丝。
思:句首语气词。
苦身:身体劳累。
犹,依然,还要。
理:料理,归拢。
絺:细葛布,即用葛(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织的布。
行人:作客在外的人,这里指她的丈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中国女性在夏季为远行的丈夫或情人缝制薄衣的情景,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开篇点明了季节背景——夏季,农事(田蚕)已经结束,但思妇(思念丈夫的妻子)依然劳苦不已。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思妇在家庭生活中的辛劳与牺牲精神。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接着描述了思妇在炎炎夏日里,精心缝制薄衣(絺服),并将其寄送给远行的丈夫(行人)。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思妇的细心与关爱,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夫妻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彼此的牵挂。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情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传达了古代中国家庭中夫妻间的情感纽带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八)

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

乘风采芙蓉,夜夜得莲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九)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

携手密叶下,浮瓜沈朱李。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十一)

适见载青幡,三春已复倾。

林鹊改初调,林中夏蝉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子夜四时歌.夏歌二十首(其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擿。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