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理】的注释

注释(1): 田中的沟陇,此处亦用作动词。

诗句: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南东其亩。

注释(2): 治,引申为演奏。

诗句: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复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注释(3): 料理,归拢。

诗句:当暑絺服,持寄与行人。

注释(4): 即治理,唐人避唐高宗讳,改治为理。

诗句:杀湍烟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注释(5): 道理。

诗句:君问穷通,渔歌入浦深。

注释(6): 义蕴。

诗句: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注释(7): 梳理。

诗句: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注释(8): 指养生的道理。

诗句:虑澹物自轻,意惬无违。

注释(9): 温习。

诗句:戏罢曾无曲时,妆成秪是薰香坐。

注释(10): 义蕴。

诗句: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注释(11): 肌肤。

诗句:靡颜腻,遗视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