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微云兮淡月,万籁静兮猿啼。
梅花兮无人言,夜气清兮露凄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我的境界。
"微云兮淡月"中,“兮”字用于连接词汇,增添了古典诗意的韵味。“微云”与“淡月”相结合,营造出一幅轻薄云彩掩映下的柔和月光图景。月亮在夜空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辉,与周围的微云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温婉。
"万籁静兮猿啼"一句,则通过对“万籁”(即无数的树叶声响)和“猿啼”(山谷间猿猴的叫声)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深夜时分的宁静与孤寂。这里,“兮”字同样用于连接词汇,但也增添了一种悠长的读音,使人仿佛能够听到那遥远而微弱的自然之声。
"梅花兮无人言"中,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在此处表现出孤傲与清高。它不为人知,不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而是在夜的静谧中独自绽放。这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可能倾向于在寂寞中寻找灵魂的宁静。
"夜气清兮露凄凄"则是对深夜气氛和露水状态的精细刻画。夜晚的空气清冷而纯净,而地面上的露珠也因凉意而变得更加晶莹,散发出一种凄然之美。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清醒与孤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静谧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意境。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内心世界的映射。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月明兮星稀,烟漠漠兮风悲。
空阶兮竹影,悄无人兮萤飞。
霜清兮露冷,暮天碧兮微云飞。
北风兮吹我衣,梅花下兮明月来几时。
百年兮一炊黍,万幻兮一浮沤。
吾不知兮此身,骑鲸兮醉游。
凭虚兮御气,乘风兮驾浮。
朝罢兮归来,天边兮月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