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次龙有章韵

云外梅阴,雨馀苔晕,嫩寒初沁罗裳。

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

恨王孙去后,烟草茫茫。

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情笺思墨犹香。

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

兔颖吟苦,鹴裘解尽,何意此□游梁。旧话不堪长。

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

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村庄。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阳]韵

翻译

远处梅林的阴凉,雨后青苔斑驳,微寒刚渗入罗裙。
书桌上积满灰尘,琴弦还带着湿润,小窗边的幽梦带来一丝清凉。新来的水使池塘水面如银。
遗憾的是,自从王孙离去后,满眼望去只有茫茫烟草。
还记得那湖光山色的美好,我们曾在那里对坐拆开信封。情书上的字迹和墨香依然留存。
无奈那时我们的双鬓已染上吴地的秋霜。
笔尖写诗辛苦,卖掉鹔鹴裘也换不来这次的梁园之游。
那些旧日的回忆难以承受,只想让薰风带走它们,独自欣赏家乡的风光。
只有青山,陪伴我在老村庄中耕田垂钓度过余生。

注释

梅阴:梅树林中的阴凉。
苔晕:雨后青苔上的斑点。
嫩寒:轻微的寒意。
罗裳:轻薄的丝绸裙子。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此处指远方的朋友。
烟草茫茫:形容视野开阔但景色单调。
湖山胜处:风景优美的湖光山色。
拆封黄:拆开黄色信封的动作。
吴霜:比喻白发,吴地多产白霜。
兔颖:兔子毛制成的笔。
鹴裘:用鹔鹴鸟的毛皮制成的裘衣。
游梁:泛指游历他乡。
薰风:温暖的南风。
耕钓:耕田钓鱼,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望海潮·次龙有章韵》描绘了一幅清幽而怀旧的画面。开篇“云外梅阴,雨馀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以梅雨后的清新景象起笔,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主人公的闺中独处。接着,“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描绘了室内生活的静谧与落寞,书卷积尘,琴弦微湿,烘托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后,烟草茫茫”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远方离去之人的思念,以及对无边草色的哀愁。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提及湖光山色和拆阅信笺的温馨场景,更显此刻的遗憾与失落。

“情笺思墨犹香。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通过“情笺”和“吴霜”表达岁月流转、青春不再的感慨。接下来,“兔颖吟苦,鹴裘解尽,何意此□游梁”进一步深化了离别后的无奈与漂泊之感,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常。

结尾“旧话不堪长。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村庄”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借助自然的力量排遣忧愁,只有青山依旧,陪伴着自己在乡村度过余生。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绮寮怨.题写韵轩

绛阙珠宫何处,碧梧双凤吟。

为底事、一落人间,轻题破、隐韵天音。

当时点云滴雨,匆匆处、误墨沾素襟。

算人间、最苦多情,争知道、天上情更深。

世事似晴又阴。罗褥甲帐,回头一梦难寻。

虎啸崎嵚,护遗迹、尚如今。

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

霜空月明,天风响、环佩飞翠禽。

形式: 词牌: 绮寮怨

疏影

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

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

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

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

形式: 词牌: 疏影

塞翁吟

坐对梅花笑,还记初度年时。名利事,总成非。

漫老矣何为。吴山夜月闽山雾,回首鬓影如丝。

懒更问,斗牛箕。强凭醉成诗。闲思。

嗟飘泊,浮云飞絮,曾跌荡、春风柘枝。

便万里、金台筑就,已长分采药庞公,誓墓羲之。

百年正尔,一笑尊前,儿女牵衣。

形式: 词牌: 塞翁吟

塞翁吟.黄园感事

又海棠开后,楼上倍觉春寒。绿叶润,雨初乾。

爱远树团团。当时剩买名花种,那信付与谁看。

十载事,土花漫。但青得阑干。悲欢。

思人世、真如一梦,留不住、城头日残。

看眼底、西湖过了,又还见、赵舞燕歌,抹粉涂丹。

凭君更酌,后日重来,直是晴难。

形式: 词牌: 塞翁吟